(三)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彰显魅力无锡特色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质量改善、城乡面貌优化问题,善于运用倒逼机制,拿出实招,力见实效,以更大决心推进铁腕治污和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将生态文明和文化内涵融入城乡建设全过程,努力打造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城市记忆、彰显生态之美的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增强无锡作为最具竞争力宜居城市的发展新优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加快推进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四大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中心城区控源截污工程,实施竺山湖生态清淤、新沟河拓浚等工程,深入推行入湖河流“断面长制”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监控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继续实施新一轮“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钢铁、水泥、热电、化工等行业专项整治,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防治,推广秸秆全面综合利用,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生活环境整治,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巩固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果。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推进土壤修复工程,加强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以上。坚持节约用地和节约用水,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引导市民形成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体系。
提高城乡建设水平。适应形势新发展新变化,修改完善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推动锡澄宜“一体两翼”协调发展,加强锡澄宜一体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搞好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争取启动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建设,完善锡澄南北通道建设,开展一批连接周边市(县)及重点乡镇快速道路的前期工作。加强城市重大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保质保量推进地铁工程建设,确保1、2号线如期安全投运,安排好与常规公交和非机动车有序换乘相关设施建设,做好3、4号线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建成启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开通更多国际国内航线;优化城市路网,市区建成北中路互通、广石路、东安路和西环线等道路设施;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市区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5条,新增和更新低碳环保公交车200辆,4G网络公交车覆盖率50%以上;完成老旧自来水管网改造60公里,实施解放环路市政公用管线改造;启动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坚持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举,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背街小巷治理,开展社区环境连片整治,搞好中山路、人民路等重要道路的环境提升。坚持村镇建设与城区建设并行,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重点乡镇布局,推动功能设施完善和产业集聚,促进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做好规划保留村庄和民俗建筑的保护,建设具有江南风貌与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执法和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征地搬迁工作,推进依法征收,为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保障。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坚持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融合发展,弘扬和彰显吴文化、山水文化和工商文化特色。突出“一城一岛一带”建设的文化塑造,使之成为城市新名片。精心打造太湖新城,着力完善文化、休闲、商业、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尽快实现金融商务街区、会展片区和沿湖滨水片区建设的重点突破,加速形成产业和人气集聚效应,加强蠡湖湾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集中展示生态宜居和山水文化形象。精心打造马山国际旅游岛,充分利用吴文化品牌优势和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积极建设国际化、生态化、特色化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精心打造古运河风光带,重点推进惠山古镇、清名桥特色夜经济区、沿河绿地景观工程建设和沿岸旧住宅外立面整治,加快配套功能开发,建设民俗特征鲜明、城市记忆深刻、工商文化浓厚的历史文化长廊。积极传播紫砂文化,建设海峡两岸紫砂文化交流基地。大力弘扬城市文化精神,以文化建设促进市民素质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四)加快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擦亮幸福无锡品牌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更大决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增强对“幸福无锡”的认同感、自豪感。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多关心中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及帮扶等增收渠道。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办好大学生创业园,增强对优秀大学生的吸引力,实现3万名大学生在锡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提高城乡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分别扩面6万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扩面4万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市福利中心二期等养老机构建设,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为2万户以上社区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开展医疗保险定点护理院试点,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无业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生活救助,建成特需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建立市区户籍居民住房财产保险制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市区新建、筹集保障性住房3000套以上、竣工2000套以上,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500户以上。完成旧住宅区综合整治100万平方米和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10万平方米。加强安置房、经适房等社区的物业管理,逐步推进老小区电梯改造,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优质幼儿园30所以上,创建市学前教育现代化镇(街道)15个。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9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现代化办学标准。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加强无锡太湖学院省市共建。积极支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创新发展,支持和鼓励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应急救治体系。着力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完善与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协作机制。加快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新市五院(传染病医院)建设。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整合和建设,实现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互联共享。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成大运河无锡段申遗验收,加快推进惠山古镇祠堂群申遗工作。整合吴文化品牌资源,提升鸿山、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影响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实现社区(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建成西蠡湖慢游系统全民健身带,办好世界斯诺克无锡精英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全力备战第18届省运会。进一步做好档案、史志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强化全民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社区建设,减少对基层评比达标考核,压缩台账范围,增强基层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严格安全生产考核与责任追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信访问题排查和社会矛盾化解力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组织、义工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网络等舆论引导和规范。认真做好台港澳、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发挥好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宗教团体等积极作用。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法治中国先导区和平安中国示范区。
(五)切实回应社会关切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政府工作的最终标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推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努力建设为民、高效、法治、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
切实转变作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和资料,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回应百姓关切,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办好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回应企业期盼,尽力为企业减负松绑、排忧解难;切实回应基层干部呼声,努力为基层组织的工作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持。严肃查处对群众、企业和基层组织的正当诉求不响应、不作为、久拖不决的行为。
提高服务效能。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的苏南精神和“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切实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腔热忱地为群众、企业、基层办事,做到能快尽快、能早尽早。加强向上级机关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狠抓落实,一抓到底。积极推广电子政务,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举债程序、控制总量增长、优化负债结构,坚决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法治观念,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尤其是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做到公正执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落实政府工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集体研究以及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廉洁从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强化预算管理,严格禁止新建楼堂馆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把更多的物力、财力用在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廉洁高效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共无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团结拼搏,为把无锡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无锡市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