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已完成近半 商户担心生意受影响

2014年05月22日 13:14   来源:河南商报   

漫画/王伟宾

  “四年任务,三年完成”,郑州批发市场外迁任务已完成近半。

  不过,如何让商户减小损失、让新批发市场真正实现集聚,业界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放慢外迁速度,先建后拆。

  河南商报记者张科峰实习生李兴佳王琦

  发愁  

  旧批发市场拆了  

  新批发市场还没建好  

  “没有仓库,我们的货物就没处放,也就没法做生意。”郑州批发市场商户黄女士说。

  她认为,除了商铺,仓储物流是生意中重要的环节,但她看过的新批发市场,要么还没有建仓库,要么建成面积太小。

  虽然市场上了外迁名单,但黄女士说,在新批发市场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自己只能等。

  在很多商户心里,最怕的就是旧批发市场拆了,新批发市场还没有建好。

  “生意经不起折腾,要是新批发市场建好,大家统一搬过去就好了,但是现在商户搬得零零散散,市场也就不行了。”商户们认为,如果能先建后拆最好。

  实际上,在2012年发布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明确,市场外迁坚持规划引领、先建后迁的原则。

  不过,规划的十大市场集聚区进度不一。百荣世贸商城、华南城等进展相对较快;以荥阳市广武镇规划的农产品市场集聚区为代表的部分市场集聚区,进度则相对缓慢,相关人士说,土地问题是荥阳农产品市场集聚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意见》曾要求,各县(市、区)根据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尽快确定市场开发主体,加快承接市场建设,解决外迁市场“落地难”的问题。

  建议  

  政府部门可适当放缓外迁进度  

  郑州批发市场外迁为什么会面临以上问题?一直关注市场外迁的人士认为,症结在于“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外迁工作目标。

  2012年召开的郑州市全市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会议就要求,要坚持“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不动摇,有关县(市、区)对确定的外迁任务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力争提前完成。

  外迁不要只看一时的招商火爆场景,在外迁的背景下,一些小的商户或者投资者去购买商铺并不一定是好现象。一位管理市场多年的人士提醒,关键要看大的商户、真正做市场的商户是不是被吸引过来,否则会存在二次招商的隐患。

  “可以把速度放慢一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在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缓外迁进度,把工作做细致,以便将来更好实现市场的集聚效应。

  思考  

  市场外迁已有经验可借鉴  

  四年任务,三年如何完成?  

  在全国,外迁的先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其中以昆明螺蛳湾和武汉汉正街最具代表性。

  这两个案例有哪些经验值得郑州学习?昨日,郑州市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外迁办”)人士说,这都体现在《意见》里了,比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等。

  郑州有的新批发市场承接地也考察过这两个地方,并认为,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一组数据显示,昆明老螺蛳湾市场1989年建成,有12000个大大小小的商铺,直接从业人员5万,间接从业人员10万,每天出入购物者18万人次左右,涉及2万左右的国企改制职工及退休职工,26个大业主。

  2009年2月,昆明正式决定,将螺蛳湾商业区内原有批零兼营、低端销售和仓储业态全部搬迁到三环以外不再回迁。

  2009年11月30日凌晨,昆明老螺蛳湾市场正式关闭,成为全国首家实施整体关闭、整体搬迁的日用品批发市场。

  尽管期间也出现上万名商户在外迁中转让费泡汤、上千商户不满外迁阻断交通等情况,不过在郑州新批发市场人士看来,从旧批发市场到新批发市场几乎是一夜间完成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先建后迁。

  武汉汉正街与郑州批发市场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人民日报》1982年8月28日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使汉正街闻名全国。1992年1月,纪录片《商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让郑州商贸业威震全国。

  但这两个市场造成中心地段交通拥堵、消防存在隐患等问题,使得它们都面临外迁命运。

  而武汉汉正街的搬迁,在这位人士眼中则不算是成功的案例。

  因为从2009年8月出现汉正街整体搬迁工程即将全面启动的正式消息到现在,这里也没有像昆明那样顺利实现目标。

  武汉所采取的措施不是不有力,据报道,武汉方面采取四大措施,坚决推进汉正街整体外迁。

  比如,加强市场集中整体对接,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把汉正街整体搬迁到汉口北。另外,加大禁货与查处力度,全面加强区域内交通管制等。

  总结经验、教训后,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应该怎么做?郑州新批发市场人士说,还是那四个字:先建后迁。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