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福建省政协常委 香港泉州同乡会会长 嘉鸿集团董事长 叶建明
政改进入关键时期,在此历史性抉择的关键时刻,“泛民”议员将何去何从?他们手握关键少数票,一旦否决政改,也就意味着20多人否决了500万人一人一票的权力。建议“泛民”议员,特别是温和“泛民”议员冷静思考,慎重抉择。
手握政改“生杀大权”的“泛民”议员在掂量手中这关键的一票时,需要正视市民的诸多关切。如果否决方案,“泛民”议员有责任回应选民其投反对票的理据。他们至少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泛民”否决政改方案的真实理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剥夺500万港人的普选权力?既是民意代表,为何不按照民意进行选择?
民意代表应顺民意
在此关键时刻,我们更希望民意代表顺应民意—你们手中的权力是选民给的,必须倾听民意,按照民意来决定手中选票的投向,支援2017年实现历史性的普选。
目前各种民调都毫无例外地显示,支持政改方案通过的人数一直超越否决者,民意站在哪一边,议员就应该站在哪一边。希望议员能冷静分析民调,并实地到街站考察这次公开举行的大签名活动,到基层摸清民意。
否决此次方案,香港下一次什么时候有普选?
否决政改方案之后,“泛民”议员能否拿出社会可能达成共识的方案?下一次讨论普选是什么时候?
社会上一直普遍斥责那种只有反对没有建设的政客。迄今为止反对派没有拿出一个既符合基本法,又适合香港特点、获得多数人认可的普选方案。普选是基本法赋予港人的权力,因此也只有根据基本法来确定普选框架。也就是说,中央8.31关于普选的框架决定是无法撼动的。无论是二一七年,还是否决了政改方案后的五年,十年,基本法的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依然是普选的框架,“泛民”若无法推翻基本法,也就无法按照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进行“普选”,届时社会争拗依旧,何时有普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更理想化的方案,那么为何不“袋住先”?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现行政改方案给了500万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的权力,比起1200人选特首的进步不言而喻,反对派硬要鸵鸟般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愿看见这一进步,那是他们自己的短视。但若拒绝“袋住先”,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影响到500万港人的权力。其结果是什么:方案拿到手尚可以不断优化,而一旦否决,便什么都没了。
否决政改要顾及后果
其次,“泛民”要掂量掂量,未来从政之路如何走。是永远做反对派,遇事只喊反对,还是需要另外寻找新路,为香港真真正正做点实事?现在激进反对派力求把所有“泛民”议员捆绑在一起,企图令所有“泛民”议员共进退,实现否决方案的目的—这对激进分子而言当然是利好,因为他们的选民基础永远只是那小部分的激进分子。但真有政治抱负政治道德的议员必须要认清现实,考虑他们否决政改方案将带来的后果。
事实上,温和“泛民”的选民基础一定是温和市民,是中间取态的选民,他们并不希望自己选出的议员变得激进(他们对于“占中”的态度可见一斑),不希望他们剥夺市民手中即将到来的选票。因此,温和“泛民”一旦否决政改方案,他们要参选立法会的风险更大,选民抛弃他们的机会也会更大。
互信需要逐步建立
中央一直释出善意,相信“泛民”也有爱国爱港的,愿意支持这些有能力的“泛民”人士进入政府管制团队。政府公布的政改方案将提名门槛降低,提委会委员不记名投票,每人可投二至N票—这一系列的细节,都有助于爱国爱港的温和“泛民”出闸参选特首。而本届政府中,也有知名“泛民”人士加入政府,服务市民。如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曾任民主党的副主席。
但互信是需要逐步建立的。温和“泛民”需要思考,对抗没有前途,敌视只能愈走愈远。正视现实,做有积极建树的反对派,主动解除捆绑,才可能步入互信,才是温和“泛民”唯一的出路。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