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生态模式

2015年09月16日 15:42   来源:天津日报   王睿 孟兴

  昨日,第六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在滨海新区开幕,主题为“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本届论坛除1个主论坛,还设置了包括城市矿山资源创新应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绿色金融、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等在内的5个分论坛,以及8场招商对接活动。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王睿 孟兴 刚刚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治理大气污染、保障城市水安全、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加强清洁能源保障、促进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昨天,在第六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围绕京津冀生态建设的有关话题也反复被提及,并引发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

  针对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位于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要如何发挥其示范样板作用?在本届生态城市论坛上,不少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在总结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未来,天津生态城还需植入环保教育、绿色建筑、水源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理念,并归结为经验蓝本,形成向京津冀区域,以及全国各地区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模式。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告诉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人着想,一切为人服务的原则,旨在建设一座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经济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繁荣城市。在李奕贤看来,“生态城是一座卫星的城镇,一个城市有一定的规模,不能无限增长,所以发展卫星城镇来支撑现有城市是合理科学的,我们希望中新天津生态城就能扮演好这样的角色,因为如果成功的话,它对于在城镇化过程中扩大面积的中国城市发展,将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生态环保的诠释,京津冀将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协同合作,三地将构建起绿色生态隔离区和绿色生态廊道,大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