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15年11月10日 15:00   来源:黑龙江政府网   

  年初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深入挖潜,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稳中有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是第二产业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增速同比回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前三季度,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9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0.7和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比上半年缩小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709.1亿元,增长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3091.9亿元,增长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4989.9亿元,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年初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投入增加,农业基础巩固,农业设施强化,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增”。今年,我省春耕准备充分,克服了东涝西旱和低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作物全部在丰产期播种。后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2015年我省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增”,再创历史新高。二是秋粮收购资金储备充足。农发行预留了1400亿资金,保障秋粮收购顺利进行。三是蔬菜、水果、木耳产量增长。预计,全省蔬菜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水果产量增长10%;黑木耳产量增长9%。

  前三季度,全省畜牧业生产有所反弹。9月末,猪、牛、羊、禽存栏分别比6月末增长5.5%、7.2%、2.5%和14.4%。三季度,猪、牛、羊出栏同比增速分别为0.7%、12.2%、11.7%,增幅比二季度分别提高6.1、19.7、17.6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缓中企稳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15.3亿元,同比增长0.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比1—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能源工业降幅扩大是规上工业增速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占全省规上工业47.1%的能源工业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由于原油同比减产109.6万吨,增加值增速下降3.1%,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3个百分点,由于石油量价双降,导致增加值减少635.8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99.8亿元,同比下降7.6%。扣除能源工业,我省规上工业增速为5.7%。增速较快的主要行业有:皮毛制品和制鞋业增长41.9%、汽车制造业增长39.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6.6%、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1.2%。

  从全国看,前三季度,全国规上工业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区、市)增速均回落,其中辽宁(-5.4%)回落12.1个百分点,山西(-3.3%)回落7.4个百分点,上海(-1.3%)回落6.2个百分点。我省增速仅分别高于辽宁、山西和上海5.6、3.5和1.5个百分点。

  从主导产业看,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889.6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装备工业下降2.4%,石化工业增长6.5%,能源工业下降3.8%,食品工业增长6.5%。

  从地市看,全省14个市(地、局)工业增加值增速6正8负。增速较快的有:鹤岗增长6.1%、绥化增长5.1%、齐齐哈尔和牡丹江增长3.6%。降幅较大的有:大兴安岭下降22.2%、伊春下降15.8%、农垦总局下降12%、双鸭山下降7.2%、佳木斯下降6.7%、大庆下降4.3%。

从产品产量看,在重点监测的26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7种,下降的19种。增幅较大的有成品糖(39.6%)、化学纤维(8.2%)、化肥(6.9%)等。降幅较大的有机床(-50.2%)、工业锅炉(-44.9%)、微型电子计算机(-43.2%)、乙烯(-28.3%)、中成药(-22.2%)等。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定

 

  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61.8亿元,同比增长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比1—8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5.8个百分点,全国有27个省(区、市)增速回落,其中辽宁(-21.2%)回落21.9个百分点,内蒙古(0.1%)回落15.7个百分点,吉林(12.1%)回落4.8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投资呈“两增一降”态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09.2亿元,同比增长34.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91.8亿元,同比下降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60.9亿元,增长6.7%。四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1573.3亿元,同比下降7.4%。大项目减少明显,前三季度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2112个,同比减少797个,其中新开工564个,减少570个。分地市看,10增4降,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增速均超过8%,也超过全年目标增速;大兴安岭、大庆、伊春降幅较大,分别下降42.2%、39.3%和30.2%。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678.5亿元,同比下降24.5%,降幅同比扩大10.2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缓中回升

  前三季度,我省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308.1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8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全国有30个省(区、市)增速回落,其中辽宁(7.8%)回落4.5个百分点,吉林(8.8%)回落3.3个百分点,内蒙古(7.8%)回落2.8百分点。我省增速高于辽宁和内蒙古0.9个百分点,低于吉林0.1个百分点。

  餐饮市场回暖。全省餐饮收入增长9.1%,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8.6%,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建筑装潢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需求旺盛,限上零售额分别增长28.9%和16%,同比加快13.8和1个百分点。汽车、石油及制品零售额增幅在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1和7.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继续回落5.9和3.7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继续下降

  前三季度,全省对外贸易在上年同期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实现进出口总值161.1亿美元,下降42%,降幅同比扩大3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44.2%;进口96.2亿美元,下降40.5%。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下降。前三季度,全省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同比下降43.4%;边境贸易进出口26.2亿美元,下降59.1%;加工贸易进出口11.5亿美元,增长92.7%。

  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同时下降,降幅分别为38.3%、48.1%和6.5%。

  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对俄、东盟、美、欧盟进出口下降,降幅分别为51.5%、8.4%、30.6%和33.1%。

  从进口看,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比如,原油、原木、铁矿砂进口数量分别下降2.3%、下降3.8%、增长5.5%,进口额下降幅度分别为47.3%、10.3%和44.9%。

  从出口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35.9%和22%。

  六、实际利用外资负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增幅同比回落12.8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居主导地位,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1.6%,实现金额22.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第一产业利用外资下降31.2%;第三产业利用外资下降14.8%。

  七、财政收支一降一升

  前三季度,受工业经济低速运行,房地产市场低迷,政策性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实现832亿元,下降15.8%。其中,税收收入实现640.8亿元,下降15.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及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实现94.5亿元、185.8亿元、75.4亿元、42.1亿元和27.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5.6%、-3.7%、-2.6%、-52.7%和-3.7%。

  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5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从支出项目看,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5.7%、38%、32%、21.5%、21.3%。

  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380.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住户存款11807.3亿元,同比增长8.9%;非金融企业存款4097亿元,同比下降6.3%;政府存款3707.7亿元,同比增长2.3%。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981.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住户贷款4195.6亿元,同比增长7.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0771.1亿元,同比增长23%。

  九、居民收入及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38元,同比增长7.3%。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8元,同比增长8.4%。

  9月末,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4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9%。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33281元,增长9.5%。工资水平上升的影响因素,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上调,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

  十、消费价格低位运行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2%,涨幅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按照商品类别划分,医疗卫生和个人用品上涨2.6%、衣着和烟酒及用品均上涨1.9%、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上涨1.5%、食品上涨1.1%、家庭用品及服务上涨1%、居住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下降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升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2%。

  总的看,年初以来我省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缓中企稳,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金融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回升基础仍不稳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主要是受能源工业影响,规上工业低速运行;大的投资项目少;消费市场需求尚不旺盛;财政减收等。

  四季度是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预期目标的“冲刺”阶段。我省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我省“稳增长65条”,继续支持重点工业产业项目发展,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1.加快“非能源”产业发展, 夯实工业企稳回升基础。当前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爬坡过坎的阶段,要利用好国家政策,促非油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优自主品牌,通过优化结构、产品创新、转型升级,促使工业发展摆脱对能源工业的过度依赖。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不必要的生产经营准入限制、行业管理规定,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环境。要进一步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2.大项目、小项目并重,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投资既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抓手,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要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和我省“五大规划”战略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抓住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筹划一批影响力大,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较为活跃的特点,明确和细化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对小项目也给予足够重视,为民间投资发展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3.创新服务供给,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步发生转变,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积极完善教育、文化、健身、旅游等基础设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加强绿色、环保、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本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上半年全省网上商品零售额占全省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1.3%,低于全国8.4个百分点,总体看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落后。要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把购买力留在省内,把商品卖到省外。

  4.抓住“东丝路带”建设契机,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加快通道、物流、园区、口岸硬件建设,同时优化对外贸易软环境。要尽力促进传统贸易伙伴贸易额回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促进贸易伙伴多元化。要坚持以质取胜,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加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培育自主品牌和拳头产品,提高地产品市场占有率。要加强引资平台建设,抓住引资重点,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通过外资引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