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着力开放发展,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
(一)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进行政高效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建设成为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一带一路”新支点。创新投资管理体制,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完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试点。制定实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二)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加快清理劣势企业和低效资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明确市和区县两级政府事权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推进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管。加快构建征信体系。
(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加快建设成为战略枢纽。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畅通“津新欧”“津蒙俄”等运输通道,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深化对外投资、产品出口、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推动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建设境外能源综合保障基地和农林生物质资源基地,加快苏伊士合作区拓展区建设,推动聚龙印尼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密切人文交流和科技教育合作。
(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实施500强招商工程,鼓励在津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发展口岸贸易、离岸贸易和服务贸易,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深化与国际友城、港澳台和华侨华人交流合作,打造台湾商品北方集散中心。加强与环渤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发展。加大帮扶力度,协助对口支援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