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2日 龚文密)

2016年02月05日 14:02   来源:邵阳日报   
 

各位代表,五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总的一条,就是蹄疾步稳,稳中快进。一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大政方针,干了一些大事。争取并办好了武陵山片区发展、老工业基地改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及兴永郴赣铁路、怀邵衡铁路、呼南高铁客专等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长远发展的大事。娄邵盆地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投资50亿元,为我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国家投资农业项目。棚户区改造上级补助资金累计17.2亿元,国开行低息贷款141.8亿元。提前实施水电自供区改制,获得上级改造资金22亿元,二年全部完成农网改造。累计发行专项债券65亿元,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国企改制省级挂账13亿元和支持资金5亿元。二是坚持项目第一抓手,干了一些实事。连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72个,总投资48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68亿元,陆续开工和竣工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组建国资投、交通投、社会投、园区投、水利投等融资平台,引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农信社改制,筹建村镇银行,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持续资金保障。破解征拆难题,实行房屋拆迁集中安置改革,推行“三榜公示、两级审核、经费包干”的阳光征拆模式。加强项目管理,有效规范了项目指挥部职能职责和内部管理,项目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敢于担当,干了一些难事。我们对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不掩饰、不回避,凝聚各方智慧,以无畏的勇气,迎难而上,啃下了一块块过去想啃而没有啃下的“硬骨头”。在全省率先关闭落后小煤矿93家,被誉为“邵阳模式”,经验在全国推介。坚决实施并提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实现了完成任务多、筹措资金多、化解矛盾多和总体效果好的“三多一好”,经验在全省推介。平稳、有序、成功实施了中心城区“限摩限电”,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和治安状况。持续强力推进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坚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高标准改造小街小巷367条,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42个、公厕569座,配套完善地下管网791公里,坚决拆除违法建筑,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让邵阳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历史。四是突出民生至上,干了一些好事。开展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六到农家”,解决了23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网改造即将全部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00%到村,推广户用沼气池1.6万口,每年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五年共实现6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群众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综治民调全省排名逐年进位。

 

  各位代表,创造的物质来之不易,培育的精神影响深远。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邵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部省属驻邵各单位,向关心支持邵阳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问题是前进方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程度不高,经济总量、人均均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扶贫任务艰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大而不强,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基层基础不牢,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底线工作还很薄弱;干部驾驭和应对经济下行和发展的观念、责任感和能力需要增强,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共(5)页 首 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2日 龚文密)

2016-02-05 14:02 来源:邵阳日报
 

各位代表,五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总的一条,就是蹄疾步稳,稳中快进。一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大政方针,干了一些大事。争取并办好了武陵山片区发展、老工业基地改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及兴永郴赣铁路、怀邵衡铁路、呼南高铁客专等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长远发展的大事。娄邵盆地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投资50亿元,为我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国家投资农业项目。棚户区改造上级补助资金累计17.2亿元,国开行低息贷款141.8亿元。提前实施水电自供区改制,获得上级改造资金22亿元,二年全部完成农网改造。累计发行专项债券65亿元,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国企改制省级挂账13亿元和支持资金5亿元。二是坚持项目第一抓手,干了一些实事。连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72个,总投资48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68亿元,陆续开工和竣工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组建国资投、交通投、社会投、园区投、水利投等融资平台,引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农信社改制,筹建村镇银行,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持续资金保障。破解征拆难题,实行房屋拆迁集中安置改革,推行“三榜公示、两级审核、经费包干”的阳光征拆模式。加强项目管理,有效规范了项目指挥部职能职责和内部管理,项目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敢于担当,干了一些难事。我们对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不掩饰、不回避,凝聚各方智慧,以无畏的勇气,迎难而上,啃下了一块块过去想啃而没有啃下的“硬骨头”。在全省率先关闭落后小煤矿93家,被誉为“邵阳模式”,经验在全国推介。坚决实施并提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实现了完成任务多、筹措资金多、化解矛盾多和总体效果好的“三多一好”,经验在全省推介。平稳、有序、成功实施了中心城区“限摩限电”,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和治安状况。持续强力推进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坚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高标准改造小街小巷367条,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42个、公厕569座,配套完善地下管网791公里,坚决拆除违法建筑,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让邵阳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历史。四是突出民生至上,干了一些好事。开展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六到农家”,解决了23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网改造即将全部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00%到村,推广户用沼气池1.6万口,每年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五年共实现6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群众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综治民调全省排名逐年进位。

 

  各位代表,创造的物质来之不易,培育的精神影响深远。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邵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部省属驻邵各单位,向关心支持邵阳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问题是前进方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程度不高,经济总量、人均均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扶贫任务艰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大而不强,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基层基础不牢,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底线工作还很薄弱;干部驾驭和应对经济下行和发展的观念、责任感和能力需要增强,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查看余下全文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