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7日 洛桑江村)

2016年02月15日 13:44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7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洛桑江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西藏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六对”抓手,强化“六动”措施,坚守“三条”底线,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2.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4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73.7%、1.9倍、1.2倍、3.1倍、66.8%、1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基础设施迈入互联互通新阶段。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创新投融资模式,“十二五”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8倍,其中规划投资超额完成152亿元。公路总里程达7.8万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33.7%。川藏公路西藏段、新藏公路全线黑色化。拉林高等级公路开工路段、林芝米林机场快速通道、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桥建成通车,高等级公路实现零的突破、达到300公里。墨脱公路全线通车,结束了全国唯一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日铁路建成运营,拉林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贡嘎、米林、邦达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国内外航线增至63条,通航城市40个。立体化交通体系互联互通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和雅江中游水电规划获得国家批复,青藏、川藏电网实现联网,主电网覆盖58个县。老虎嘴、藏木、果多、多布水电站建成投运,加查水电站开工建设,电力装机容量达230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长1.4倍,藏中电网结束拉闸限电的历史。旁多水利枢纽建成使用,拉洛水利枢纽、恰央水库、澎波和江北灌区建设进展顺利。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通宽带率达80%。完成54个县城供排水工程。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城镇化率达到26%。昌都旧城改造、那曲“三项工程”基本完成,拉萨城市供暖工程建成,惠及千家万户。

  ——五年来,农牧业发展打下提质增效新基础。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累计投入787.2亿元,农牧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建成高标准农田137万亩,新增高寒牧区牲畜棚圈15.2万座,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353个。改良黄牛60万头,推广“藏青2000”等新品种191.7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创历史新高。设施农牧业、生态林果业蓬勃兴起,青稞、牦牛、藏香猪等高原种养加发展加快。娘亚牦牛、岗巴羊、林芝松茸等24个特色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多个特色农产品荣获国家奖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624个、比“十一五”末增长11倍。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43.7%,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八到农家”工程深入推进,完成4898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基本解决了农牧区安全饮水、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乡镇通光缆率、通邮率和行政村通电话率均达到100%。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所有行政村。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7%和99.2%。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1.9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417.4亿元,减少贫困人口58万人。连续8年、累计投入278亿元,全面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46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

  ——五年来,特色产业实现重点发展新突破。积极打造旅游升级版,布达拉宫、大昭寺晋升5A级景区,札达土林——古格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景剧《文成公主》实现常态化商业演出,2015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8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9倍、2.9倍;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培育天然饮用水产业,产能突破300万吨,发展态势强劲。“西藏好水”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多个品牌矿泉水荣获国际大奖。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业发展潜力巨大,首次实现藏电外送。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食饮品业、建筑建材业加快发展。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税收179.2亿元。创建藏青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入园企业174家。

  ——五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投入71亿元,“十大工程”扎实推进。加强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严把准入关,实现“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环境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建立环境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的奖惩机制。累计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7亿元。在全国率先建设江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纳入国家良好湖泊保护试点。拉萨市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南、林芝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治区危废处置中心、七地市医废处置中心和56个县城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8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管护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全面推进,植树造林516.6万亩,林业带动群众增收42.8亿元。全区水、大气、土壤质量优良。

  ——五年来,改革开放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从3396项减至2761项。区管国企的改制目标全面完成。电价、燃气价格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达15.4万户、增长87.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进展顺利,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落实。道路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社会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7亿元。全面落实“五放六支持”政策,非公经济发展加快、活力增强,吸纳社会就业86.2万人,成为解决就业、促进发展的生力军。金融撬动战略深入实施,西藏银行、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林芝民生村镇银行组建运营,农发行、民生银行、银河证券、太平洋保险等9家金融机构在藏设立分支机构,3家公司首发上市,企业直接融资20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1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倍,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强劲。启动通关一体化改革,边境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总值比“十一五”末增长3.6倍。西藏航空顺利开航运营,并与尼泊尔合作成功组建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吉隆口岸实现中尼双边开放。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援藏力度不断加大,投资156.3亿元、实施项目2902个。精心打造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立央企援藏考核激励机制。启动实施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五年来共有2000多名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7日 洛桑江村)

2016-02-15 13:44 来源:西藏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