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日 周家斌)

2016年02月24日 15:16   来源:桂林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日在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周家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疏解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体要求,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着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着力在扩投资、减负担、促产业、拓市场、优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面实施稳增长48条工作措施及21项配套政策,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财政收入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1.9%。服务业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2%,自2003年以来首次快于第二产业增速;工业经济企稳趋优,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8.2%;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13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狠抓项目规划、用地、融资、管理等关键环节,继续保持项目投资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837.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00项,完成投资764.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1.6%。以20个重中之重项目为重点,全面提速重大项目建设。桂林航空公司组建运营,万达广场如期开业,华润万象城开工建设;桂林西客站建成使用,火车南站、北站综合改造整治工程完成;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桂林至三江、资源至兴安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国道321桂林至阳朔段改扩建工程市区段基本完成,西二环路重要节点全部打通,福利路二期、万福东路及龙门大桥等项目加快实施,漓江桥改扩建工程、市区道路整修工程、香江饭店立交桥及“两江四湖”二期连通水系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县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及产业发展方面的项目全面实施,我市发展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43项改革任务及19项重点改革专题进展顺利。取消、承接、下放和调整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95项。在全区率先实行企业注册“全城通、就近办”登记制度,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有效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4万户,增长41.2%。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总额100亿元的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基金成功发行。漓江景区“三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漓江竹筏“四化”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积极参与高铁经济带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落户桂林。

  各项事业亮点纷呈。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9%。城镇新增就业6.57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7.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57%。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7989套,开工完成率102.8%,居全区前列。27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成效明显,脱贫6万人。筹措资金110.2亿元,完成72项自治区级和市级为民办实事工程。以“五大专项治理”为重点,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大幅提升城管力量,着力改善城管设施,全面整治交通秩序和出租车行业乱象,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年度计划全面完成;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8.6%、2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6天。第二批15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全面推进。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和挖掘力度,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建成开园,逍遥楼重建工程、正阳东巷保护修缮整治工程基本完工,靖江王城“拆围透墙”及城墙修复工程加快实施,文化标识建设全面启动。科技、教育、卫生、计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扎实推动法治桂林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过去一年,我市多项工作进入全国全区先进行列,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自治区生态乡村建设现场会等在我市成功召开。

  各位代表!随着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市“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943亿元,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0.4%;人均生产总值39374元,经济发展总体迈入中等收入阶段。财政收入达209.2亿元,是2010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1.6%。累计固定资产投资7059亿元,年均增长23.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607.1亿元、1580.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1倍、2.0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亿元,年均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68元,年均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0365元,年均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4∶44.6∶37.0调整为17.4∶46.4∶36.2。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县区由2010年的4个增加到10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由2010年的1个增加到5个,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为统领,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桂林旅游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实施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重大项目346项,完成投资525.1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量保持全区领先。进入我市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达40家,万达、华润、海航、地中海俱乐部、恒大、悦榕庄、喜来登、海吉星、玉圭园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桂林,有力带动了我市旅游整体水平提档升级。4A级以上景区增至33家,居全区第一;星级酒店达68家,床位数比“十一五”末增长21%。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领跑全区,名镇名村带动的乡村旅游成为桂林旅游新亮点。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高铁旅游成为桂林旅游增长新一极,高铁游客人数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际国内航线不断增加和优化,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公路通达性显著增强,公路旅客年运输量保持在8000万人次以上。连续举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每年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代表来桂林交流与合作,成功争取51国公民72小时过境免签、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及桂林居民赴台个人游等政策,入境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桂林旅游国际化格局加速形成。2015年,旅游接待总人数4470万人次,年均增长12.5%,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旅游总收入517.3亿元,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4.1%,高于游客人数增幅11.6个百分点,旅游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三年多来,六城区新增大型高端商业项目13个,建筑面积达118万平方米,是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累计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保险机构9家,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动漫产业领跑广西,力港网络公司成为全区首家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商务会展、健康养生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形成。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702.6亿元,年均增长7.6%,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65.6%,比2010年提高14.6个百分点,服务业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现代工业发展得到新提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11.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4倍。福达年产10万吨精密锻件、君泰福智能电网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为我市工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累计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新增超百亿元园区3个;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8%,比2010年提高28.8个百分点。“十二五”末,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等四大优势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3%;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9%,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培育提升成效明显,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4家;新增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居全区前列。201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469.9亿元,是2010年的1.97倍;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6.2%,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日 周家斌)

2016-02-24 15:16 来源:桂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