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是我市民生投入最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全市累计各项民生支出1011.8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5%。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100元和13400元。新增城镇就业34.5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6万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累计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555.6亿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454.8亿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2010年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8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标准统一提高到月人均9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010年的月均267.5元、年均1225元,提高到499元和335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2010年的3325元、2325元,提高到5763元和4550元。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6处、农村幸福院887处,养老床位由2010年的1.6万张增加到3.2万张。累计发放公积金贷款52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房10.28万套。完成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类水利工程2.1万项。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425.1公里,80.4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村村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车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9.5%和98%。全市23.1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东平县特困移民工程列为全国避险解困试点。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到落实。
——这五年,是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的五年。幸福教育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落实,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64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5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和办学水平持续提高;泰安一中新城校区和市特教中心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中职示范校和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县市区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14家县级公立医院实施了综合改革试点,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项目经费由2010年的15元提高到40元;重点传染病防控、主要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启用;我市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称号。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建成泰安文化艺术中心;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入选全国文化先进县,东平戴村坝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市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对口援建新疆岳普湖县和重庆巫溪县工作成效明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顺利开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保障、老龄工作有新提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史志、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天网工程”、大数据警务云体系、民生警务平台有效运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食品药品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作用发挥较好。“安如泰山”科学预防体系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这五年,是政府作风切实转变,服务效能较大提升的五年。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集中整治行政审批“五不”现象,规范中介机构,项目审批效率有较大提高。建立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纠风专项治理、政风行风评议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实行了工作日志制度。强化“一岗双责”,严格执纪问责,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鼓舞人心,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级各界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泰部队及省以上驻泰单位,向关心支持泰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动力转换较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投资拉动效应减缓,内需潜力尚未释放;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制约趋紧;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还不够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作风建设成果不牢固,政府自身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有的放矢,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动力,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城乡一体协同推进“四轮驱动”战略,加快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生态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
——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城市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服务业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区域互动发展更加融合,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更加明确。泰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县级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力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之间、县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泰安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明显提升,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重大突破,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绿色空间显著增加,林木绿化率稳步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实现新突破,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红利加快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有序安定和谐。
力争到2020年,把泰安建设成具有较强经济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各位代表,“十三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的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发展道路仍不平坦,挑战与机遇相互交织。从国际看,既面临着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间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挑战,也有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机遇。从国内看,既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较多的挑战,也有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重要战略机遇。从全市看,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市历经各类风险挑战,坚持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持续加大转调创力度,发展基础更加牢固、韧劲更加充足。只要我们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工作指导转变,永葆豪迈奋进气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