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在滁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祥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破难奋进,过去一年取得显著成绩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奋进、好中加快”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创造出好于同期、高于预期、快于全省的佳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抓重点求突破,发展势头进一步向好。坚持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不动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13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450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230.3亿元,增长13.1%,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43.7亿元,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20亿美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3亿美元,增长1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190元和10130元,同口径增长9.5%、10.5%。动态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5位。总量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抓项目增后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力促项目提质提效。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4个,基金额度32亿元,居全省前列。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到位资金800亿元,其中永强全地形车、北斗导航生产基地、立讯二期等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340个、新竣工31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产100个。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一批重大项目有新突破,汽车城建设扎实推进,猎豹汽车新款CS10批量生产,嘉远电动车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北汽欧辉与扬子客车成功合作,生产电动大巴;健康食品城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3个、竣工投产17个;华塑二期、台玻电子玻璃、华信光伏玻璃等正在积极推进,博西家电产业园实施二期工程、洗碗机项目开工建设;滁马高速、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建成通车,宿扬高速、滁淮高速加快施工;汊河新闸汛前竣工,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正在扫尾,滁州港、沙河水库除险加固、池河防洪、淮干蚌浮段行蓄洪区调整等工程扎实推进;华汇热电、50万伏釜山变建成投运;江巷水库可研报告通过审查,合宁高铁规划线经过滁州,合连高铁首选经定远、明光线位,滁宁轻轨列入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近期建设项目。
(三)抓转型强支撑,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落实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率先出台“1+10”实施方案。工业振兴取得新成效。净增规上企业超百户,总数达139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88户,超10亿元企业34户,康佳电子率先过百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总数达175家,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5.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7亿元,增长25.7%。市开发区跻身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家电集聚发展基地。新增私营企业6700多户、个体工商户1.8万户,分别增长24%和45%。民企入围全省百强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三,蓝德、天康、天大进入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现代农业又有新突破。战胜了滁河流域特大洪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89亿斤,收购量稳居全省第一。定远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增明光潘村洼和琅琊西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南谯菊花博览园、全椒荣鸿等8个示范园开园。新增家庭农场9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家;农机化作业水平达80%,超全省9个百分点。来安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禽类产品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呈现新气象。净增限上企业31户,累计达861户。新建电商园区6个,引进企业50多家;农村淘宝多点开花,定远、明光、天长服务中心正式运营;明光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瑞飞科技荣获中国电子商务百强,淘滁网、云伙计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初显身手。明光广大物流城、市开发区现代物流园等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天长路中央商务区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8个,居全省第四。依托绿色、红色、古色等旅游资源,推进农旅、商旅、文旅、餐旅融合,琅琊山核心景区整治及争创5A工作进展明显,滁州1912休闲游、滁城西部生态游、凤阳明文化游、小岗红色教育游等渐成气候。全年社会融资总量超500亿元,新增贷款超160亿元,增长15.6%;新型政银担“4321”模式业务额达24亿元,居全省第三;首发上市新增1户在审、3户辅导备案、5户签约企业,“新三板”新增5家挂牌公司。房地产业去存量、调结构取得可喜成绩,新开工面积46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销售面积分别达471万、56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37亿元;市本级全年销售新建商住房15776套、增长24%,交易二手房3185套、增长65%,出现量价齐升的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