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用得好。开展与群众密切相关行政服务事项下放到乡一级试点;抓好审批流程再造,努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设区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重点推进农村集体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点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行授权经营管理,做大做强市投资发展公司、工创投公司和市旅投公司;全面推进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公车制度改革。推进一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推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落实扶持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掀起抚商返乡创业、抚州才子返乡创新“双返双创”热潮,激发多元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加快推进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抢抓新一轮开放机遇,深入推进区域合作。
不断拓宽区域合作空间。加快昌抚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1+8”合作协议全面落实,并将深化区域合作的重心从公共服务领域转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互补对接等深层次合作。推动《昌抚合作示范区规划》实施,在机电、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与南昌加强协作配套,在养生养老、休闲旅游、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南昌互补发展,在抚河治理与生态保护方面与南昌协同推进。加强与海西地区合作。积极推动开通向莆铁路货运班列,推动福建在我市建设“内陆港”,加快抚州海西综合物流园及我市向莆铁路沿线物流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向莆铁路出海大通道和连通赣闽的物流大通道。积极推动向莆经济带建设。加快向莆经济带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向莆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纳入省“十三五”规划,抓紧争取省政府审批并组织实施《赣闽台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加强与向莆铁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全面融入闽浙赣皖东部旅游实验区。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走出去”。扩大向东开放,瞄准长三角、闽台、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机构招商,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成功率。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力争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实现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抚州国检监管区建设,设立抚州海关,发展“铁海联运”。积极“引进来”。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和“一群一轴三带”布局,注重加强与南昌大都市区规划的衔接,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抓好一批城市控制性详规和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积极推行“多规合一”,在城市重点片区推行城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城市新区综合管廊项目;新开工和续建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抓紧建成一批方便群众交通、停车、买菜、幼教、养老等城市民生项目;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今年完成市中心城区棚改(含危旧房、城中村)征迁80万m2以上,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在市中心城区开展“二改二清”城市管理整治行动。深化“四城同创”,启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积极申报“海绵城市”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发挥市、区、街办、社区城市四级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