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解放思想和开拓思路,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意义。时隔33年,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与世界经济深度对接,成为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布局。那么在过去的3年中,从自贸区建设中我们能汲取哪些经验,自贸区设立又带来哪些转变,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在未来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思路。
他山之石
四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制度创新
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表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其中,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被列为自贸区总体目标的前两位。从过去4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政府职能与管理模式的转变思路。
2013年上海市提出努力构筑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
2014年随着自贸区成立,上海市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各项管理模式。推动投资便利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启动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联动监管试点;推动服务业开放,落实银行服务、融资租赁、增值电信等领域的一批开放措施。
2015年自贸区成立已一年有余,各项改革措施向更深层次推进,上海市基本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2016年自贸区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并向上海全市推广。在新扩展区域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启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自贸区建设先行先试哪些新经验
2014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共列举了两大类7个领域35条改革事项,并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这些“先行先试”的新经验涉及5个领域,包括投资管理、贸易、金融、服务业及政府监管等内容。
投资管理
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组织机构代码实时赋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创新、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企业设立实行“单一窗口”等。
贸易便利化
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等。
金融领域
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
服务业开放
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等。
事中事后监管
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以及各部门的专业监管制度。
自贸区片区构成凸显经济发展思路
在现有的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大自贸试验区中,每个区域具有其独特的发展定位,而在自贸区内还划分出不同片区,每个片区功能各不相同。这些自贸区内部的片区结构集中了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从中也不难看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产业布局思路、结构调整升级等战略意义,同时也为辽宁省自贸区的未来发展建设提供经验。
在上海自贸区划分为保税区域、陆家嘴区域、金桥区域和张江区域等4个片区。其中保税区域等主要功能为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的试验田,并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
陆家嘴金融片区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现代商贸集聚区。金桥片区是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张江高科技片区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
从这些片区的定位可以看出,每个片区分别从体制机制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先进制造业、新型产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技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全面推进改革,集中优势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布局经济发展发力点。此外,在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内,不同片区也承载着制造业升级、国际贸易、金融投资、新兴产业与服务业、现代物流、旅游服务业、高科技创新产业等发展重任。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