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独一无二的“江南核心”

2016年10月12日 14:05   来源:长江日报   黄征学

  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背景下武昌的机遇

  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背景下武昌的机遇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黄征学

  长江经济带

  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的地位

  长江经济带是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发展格局中重要“一横”。我国已形成十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上。近年来,由于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要素向沿江城市集聚的态势较为明显。

  长江经济带是统筹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是陆海双向开放的重要通道,也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6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1省市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50.10%。

  武昌

  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机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空间结构,武汉是“一轴”中上海、武汉、重庆三个核心城市之一。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住建部在组织编制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拟设立一批总量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已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南京、武汉、郑州、长沙、沈阳、成都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

  科创中心是核心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是打造创新示范高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二是强化创新基础平台,加强长江经济带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一批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产业专利联盟。三是集聚人才优势,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结合长江经济带人才需求予以积极支持,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立高水平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地方或企业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给予一定的薪酬补贴。四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打造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链,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五是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公众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力量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成果转让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武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机遇很大。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特别是985和211高校数量居全国第四,科技创新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具备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创中心的实力。武昌将成为科创中心和文创中心的重要载体。

  武昌三个中心建设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副院长

  孙 娟

  武昌区近70%的面积在武汉中央活动区,拥有最长的长江岸线资源与江南四区对接,是独一无二的“江南核心”。武昌区沟通南北,可对接汉口,联动光谷,是构建大武汉的强力中心。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昌作为核心区义不容辞。

  武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三大中心至关重要,即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中心。

  第一,金融商务中心。汉口是传统的商业中心和传统的商业银行所在地,光谷在创新的同时,对金融市场和后台需求非常旺盛。武昌是武汉两大金融集聚区之一,金融政策管理机构优势突出。恰好可以成为三者重要的联动中心,所以活跃度会更高。武昌目前金融企业凝聚的速度非常快,也是武昌未来发展的关键。武昌要在金融创新、金融投资,财富管理,金融要素市场等方面开展创新,重点关注金融创新孵化器的建设,建设武汉的金融创新中心。在空间上武昌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平台,滨江商务区等都是集中建设金融创新孵化器的重要载体。

  第二,创新中心。武昌建设创新中心有很多优势。一是科教人才优势实力雄厚。这里有7所高等院校、3个中科院研究所、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武昌人才优势突出,区内两院院士人数高达27人。人才呈年轻化、高学历特点。武昌区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的人口比重41%。武昌的另一个特色是区域总部核心,充分发挥武昌滨江滨湖生态景观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创新开放的环境优势,远景的交通枢纽优势,空间用地优势吸引央企区域总部、跨国企业地区总部、本土企业总部的入驻。

  第三,文化中心。武昌有多元汇聚的文化优势,适合建设文化中心。武昌传统历史文化、首义红色文化、学府教育文化、传媒设计文化、新兴现代文化都有很大的优势。这里有最有历史代表性的文物古迹,数量多、类型丰富、代表性强、居全市前列的文化资源,有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辛亥革命第一枪——首义园,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全国城中第一湖——东湖。武汉十大文化旅游景点中,武昌占一半。武汉市级以上文化设施中,武昌约占一半。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个。这里有高等级的省级行政文化机构集聚,省级以上高端文化设施居全市之首,有汉秀文化品牌。

  武昌文化中心载体具体来讲有“两核、三轴、多点”。两核:古城历史文化核心、水果湖时尚文化核心。三轴:武珞路城市历史人文轴、滨水古今文化发展轴、东湖文化旅游轴。多点:多元文化节点,有昙华林文化艺术区、大黄鹤楼文化旅游区、花堤街文化艺术区、首义—紫阳湖旅游片、白沙洲文化创意园、东湖西岸文化传媒谷、武汉中央文化区、中南创意设计区、珞珈文化生活区、洪山文化旅游区、武昌站晒湖文化社区。

  长江产业基金专注战略新兴产业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

  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

  王含冰

  长江产业基金的设立是省委省政府在2015年围绕湖北省“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整体转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长江产业基金从2015年7月开始谋划,12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正式运营10个月时间。长江产业基金是由省财政作为单一出资人,出资400亿元发起设立的一支政府引导基金。我们的唯一使命是发展湖北的战略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国内外各种资本和产业机构的合作,发起设立若干产业投资,子基金共同构成规模不少于2000亿元的母基金群,再由母基金通过发起子基金或直接投资的方式为湖北落地10000亿元的战略基金产业。

  从2016年5月启动基金投资的各项业务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投资决策设立19支产业战略基金,总规模1500亿元,其中有12支已经完成了指定的合作。我们的合作伙伴既包括联想、吉利、TCL等产业机构,也包括红杉这样的PE/VC同类顶尖机构。

  长江产业基金发展策略

  为湖北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产业功能区,最终通过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带领来推动优质合作伙伴为湖北、为武汉、为武昌带来优秀的产业投资项目。

  长江产业基金产业方向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先进的装备制造,二是生物医药,三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四是智能网联新能源市场。

  长江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外部性强,基础性、带动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对企业的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打造产业龙头,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生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长江产业基金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帮助域内企业“走出去”、域外产业“引进来”,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江产业基金

  遵循原则和产业特点

  长江产业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突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特色,按照“整体设计、分期募集、政府让利、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

  从去年12月落户武昌华中金融城以来,围绕武昌区金融产业,一直在推动各类合作伙伴聚焦落户武昌,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沃土。

  目前长江产业基金已累计在武昌区设立了20支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总规模接近200亿元,集聚了国内外优秀金融机构和知名品牌机构。

  基金管理公司要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落实好长江产业基金推动全省产业发展唯一使命。

  昨日,武昌区举办重大项目签约暨重点功能区招商推介会。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孙娟、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含冰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发言围绕武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和创新型城区,分析武昌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武昌区重大项目签约暨招商推介会上,专家评价

  武昌:独一无二的“江南核心”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