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在宿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杨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推进改革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156.3亿元,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1397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亿元,增长1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2元和10859元,分别增长8.3%、9.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全省靠前,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制定实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0条”、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等系列政策,工业总量和运行质量加速提升。推进“3111”工程突破攻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县区、园区首位产业产值950亿元、增长15%。深入推进“三重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实施“1245”重点技改行动,完成投资425亿元,占工业投资58%。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开展项目谋划“百日攻坚”,入库重点项目387个,总投资2233亿元;钱营孜低热值煤发电、汉能光伏等项目加快建设,埇桥皖能、灵璧光大垃圾电厂建成运营,绿色家居产业园、海升果酒等项目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持续提升。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6家、入园企业2000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1.6亿元,增长11.6%,占GDP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全市余额存贷比61.2%,新增存贷比90%。埇桥区被确定为“十三五”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四个县全部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高新区获评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国购广场建成开业,苏宁广场、绿地高铁小镇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热度攀升,运河人家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国内旅游接待人次达2100万,综合收入突破140亿元。全省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现场会在砀山县召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被国家六部委联合推广。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推进。全市20条沿路产业示范带加快建设。奖补“三品一标”企业58家,砀山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泗县被命名为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埇桥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萧县循环工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泗县、灵璧县获批全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围绕“一中心、两新区”思路,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引领显著增强。编制完成《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宿城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新一轮《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果丰硕。全市实施重点工程204个,完成投资282.4亿元。“五馆一院一中心”、国道104泗县段、国道310萧县段、符离大道、高铁宿州东站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宿州机场、淮宿蚌城际铁路、宿州火车站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徐明高速灵泗段、泗许高速泗县段全线贯通,郑徐客专、新汴河北堤景观大道引河桥建成通车,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在建规模达277公里,新汴河复航整治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治三改”全面铺开。“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新开工41585套、437万平方米,开工率101.5%;基本建成38645套,基本建成率297%,开工率、基本建成率稳居全省前列。控违工作成效显著。县镇建设扎实推进。四个县建设重点工程100个,完成投资153亿元,“555”工程基本完成。萧县凤城新区、泗县北部新城等重点工程进度加快,县城大建设的框架逐步拉开。美丽乡村建设皖北领先。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全面启动,完成改厕9.1万户。砀山“酥梨小镇”获批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脱贫攻坚展现新作为。围绕“1234+产业扶贫”,全市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近30亿元支持脱贫攻坚,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亿元。全市11.68万贫困人口、104个贫困村有望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3.2%。脱贫攻坚合力增强。健全扶贫层级管理体系,市级领导分片联系县区,扶贫队长、扶贫专干、扶贫小组长实现村级全覆盖。基层基础更加扎实。开展精准扶贫“质量再提升”“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等活动,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保障政策提标扩面。教育扶贫实现资助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出台综合医疗保障政策、率先全面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率先兑现慢性病“180”补充医疗保障政策,在全国健康扶贫现场会上交流经验,全省县域结对帮扶推进脱贫攻坚现场会、健康脱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泗县获评全国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0元,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十大工程稳步实施。产业扶贫实现到村项目全覆盖;光伏扶贫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扶贫小额信贷总量全省靠前;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工2206公里,全省第一;电商扶贫成效显著,全国电商扶贫会议推介砀山经验;大型扶贫现代戏《春风化雨》赴省演出。
生态文明呈现新气象。大气质量持续改善。狠抓扬尘、货运车辆、燃煤锅炉、油烟废气等问题治理,完成255家采石矿山扬尘控制、43个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城区燃煤小锅炉实现“清零”,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蕲县码头、矿区周边、非煤矿山等一批大气污染源得到治理。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划定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及各级保护区。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立牌监测全市102个入河排污口,建立推行三级河长制。建成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8个。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推行林长制,成片造林11.8万亩,新增提升绿地812万平方米,市场化养护管理公共绿地45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完成补充耕地2.2万亩,位居全省第一。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44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
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去降补”任务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建立完善市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省平台互联互通,市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百优十佳”单位。公共资源交易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增企业11212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9225户,商标注册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金融创新有声有色。续贷过桥、“税融通”、新型政银担等投放资金189亿元;新宇药业实现主板报审,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新设10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5家,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4家;全省首家石墨烯领域工程实验室和安徽省裸眼3D显示工程实验室获批,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现“零突破”。全省开发区首家博士交流创业中心在市高新区揭牌成立。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破题。新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项目,国有土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医药卫生等重点改革扎实有序。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在全国推广。对外开放走向纵深。埇桥区、泗县获评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砀山果蔬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泗县服装外贸转型基地加快建设;皖北保税仓基本建成;市经开区、宿马园区荣获“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市高新区荣获“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鞋城获评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管理服务先进单位;第一届国际云安全大会成功举办;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在萧县召开。
公共服务得到新提升。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29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6%。就业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32元;新增养老床位2000余张。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3所,维修改造校舍57.9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职教园区初具规模,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奖2项。成功举办宿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砀山国际马术耐力赛。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加强。启动实施“411”计划,市立医院儿科病区投入使用,新建乡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146个;积极推行“四型”医院创建,人才队伍“三大计划”全面实施,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9%,学科建设实现省级优先发展重点专科“零突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县级综合医院及中医院投入使用;埇桥区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面两孩政策有效落实,计生队伍转型成效显著,公共卫生事业继续加强。社会治理不断创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深入开展,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规范有序,埇桥区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平安宿州”建设卓有成效。获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20辆。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推动。“七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人民防空工作成绩显著。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外事侨务、物价、对台、气象、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