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8日 王永礼)

2019年01月17日 11:24   来源:泉州晚报   

  ——2019年1月8日在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永礼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泉州市委领导下,市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坚持稳中求进,落实新发展理念,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实施赶超三年行动计划,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458亿元、增长8.9%(预计,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60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61.1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2亿元、增长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80元、增长8.5%,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赶超迈出坚实一步。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全力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战役式推进“项目攻坚2018”。分主题连续开展“大干40天、比拼开门红”、审批服务月、招商突破行动、年底的“百日大会战”等活动。列入省“五个一批”项目3580个、总投资3.2万亿元,居全省第一;新签约产业项目356个、总投资3662亿元。423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79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精准帮扶企业。出台稳定外资外贸、稳定工业、奖励工业用电等扶持政策,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一线办公”活动周,建立企业诉求“周收集、旬解决、月反馈”制度,兑现企业扶持资金47亿元,落实税收减免115亿元,“清费减负”40亿元。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精心举办泉州商品博览会等系列展销活动,全年出口完成1180亿元、增长13%。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增量债务控制和存量债务化解。完善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重点大户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行为,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现不良贷款率“三连降”。

  (二)发力供给侧,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推进“三大板块”成形成势。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8%,150个制造业龙头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安踏一体化、晶安光电三期、通达三期等建成或部分建成,中化乙烯、九牧智慧制造等加快推进,三安高端半导体、美的智慧家居等顺利开工,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国脉生物科技等签约落地。传统、高新、重化产业产值比例为59∶16∶25。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42项创新举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8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32家。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开展企业人才自主评价试点,修订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087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各4人。推进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27条、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1330台(套),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3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4个,被授予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成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新增“民参军”企业30家。推进“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服务业百大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新增服务业营收超百亿企业2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90家。完成快递业务量9.6亿件、增长30%,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14家,国际邮政互换局投入试运营。网商产业园新增入驻市场主体3.5万个。全市接待游客6613万人次、旅游收入1063亿元,分别增长20.8%、26%。推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亿元,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59.8万亩。实施现代农业建设项目66个,完成年度投资15.9亿元。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三品一标”认证46个,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个,培育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19家。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国有农场改革。

  (三)系统推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4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及细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实行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企业开办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全年市场主体增长57%,平均每天新增874户。新行政服务中心投用,92个单位进驻,医保、社保、燃气、水、电等1090个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推行“一门一号一窗一网”改革,梳理发布“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清单;深入开展规范行政服务自由裁量权改革,形成市县对接的标准体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及配套措施,出台加大信贷投放、无还本续贷管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考核等举措,全市贷款余额增长5.3%;通过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失业保险金支持企业稳岗等,降低企业用地用工成本;发布鼓励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清单,支持民营企业未分配利润再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项目,累计落地PPP项目43个、总投资520.7亿元。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市级国资集团公司加快实体化、市场化运作,资产总额突破1300亿元。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对接外资项目262个、总投资26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9亿元、增长9.4%,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911亿元,荣膺“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城市。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线5条,全年旅客吞吐量744.3万人次、增长39.4%;港口货物吞吐量1.3亿吨、集装箱239万标箱。举办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远方的故乡”阿拉伯文化展览、2018世界闽南文化节(迪拜)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4场,与俄罗斯迈科普市结为友好城市。出台促进泉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73条措施,金门供水工程顺利通水,泉金航线运送旅客突破16万人次。密切与港澳侨合作,“泉籍青年精英故乡行”成为品牌,海外重点侨社、侨领联络联谊得到拓展,侨务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四)注重宜居度,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7%。加快古城提质。深入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实施古城“七个一”示范工程;完成金鱼巷整治,开工小山丛竹公园、中山路保护提升示范工程,基本建成“东亚之窗”文创园、泉州美食城。

  常态化举办“润物无声”系列主题展览。推进新城集聚。全面启动东海后埔、台商区白沙、晋东新区等片区建设。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厦漳泉城市联盟路、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等加快推进,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市公共文化中心春节前可正式投用。开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37条城乡重要通道景观提升有序推进,水线9个公园陆续建成开放。加强城市治理。规范中心市区共享单车管理,开展内沟河、工地文明施工、渣土车文明行车、老旧小区等综合整治。实施浦西滞洪区二期等内涝治理项目18个,改造中心市区易积水点45处。执行市人大《关于加快全市垃圾分类处理利用的决议》取得初步成效,中心市区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初步实现“大分流”,泉州开发区、市直单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中心市区参与居民约2.4万户,各县(市、区)试点也扎实推进。开展国家“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实施“百日拆违行动”,全年拆除“两违”594万平方米。

  (五)突出补短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认真实施市委“四心”工程、民生“XIN”行动,顺利完成3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19个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131个;新增486个行政村建设1个以上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新改建三格化粪池8.1万户;所有乡镇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系统,所有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改建农村路网355.3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30公里。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52个“空壳村”全部消除,2436户贫困户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造福工程搬迁1443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1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5%。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五年规划,深入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新增中小学学位1万个。支持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23所优质职业院校发展,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投用。鲤城、丰泽获评教育强区。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强化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校外阵地作用。推进健康泉州建设。市妇产医院一期开诊,老年医院完工,全市新增医疗机构床位2550张。组建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在石狮、永春、德化试点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7家三级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级基层卫生机构34家。开展医疗“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新建基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10个。提升文化实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务,建成“百姓书房”7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4个,举办公益性专业剧团演出1332场,启动“文化泉州云”项目,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名,获评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成功举办国际大体联亚洲杯、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十六届省运会收获金牌208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12.7万人。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率提高9个百分点。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7%,新增养老床位3840张。老龄、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制定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八年规划,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5万套,安置房办证历史遗留问题有序解决,住房价格保持平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十条”及省、市实施方案,认真执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决议》。集中攻坚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项目,石狮和晋江飞灰填埋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一批重难点项目顺利完工。完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等13项改革任务。河湖长制工作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总结推广,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流域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设安全生态水系49公里,基本建成流域环境生态样板工程7个,彭村水库建成投用。加大海漂垃圾综合治理,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7.1%。深化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54.8亿元,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持续开展生猪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完成植树造林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0.7万亩、矿山生态修复228万平方米。永春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电信网络犯罪综合整治,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经验被中央信访联席会议推广。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设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健全军人优待政策,完善十项拥军举措,着力解决驻泉部队军改需求和军人“三后”问题。圆满完成“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赛”支前保障工作。民族宗教、统计、粮食、物价、方志、档案、人防、海防、气象、地震以及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会、工会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六)坚持转作风,从严理政更为扎实。在政府系统兴起“大学习”热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庸懒散拖”等问题,狠抓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主动配合市人大依法履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4件。支持市政协履行职能,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加快协商成果转化落实,认真办理政协提案668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稳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政府廉政建设深入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拼出来的。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泉省部属单位,驻泉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泉创业务工人员,向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对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有清醒的认识,主要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出口增幅由高走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预计无法完成年度目标;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新动能有待加快培育,百元GDP税收贡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与年度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不高;中心城市能级偏弱,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环湾同城化统筹力度有待加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安全生产还有不少隐患,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对此,我们将增强忧患意识,不堕信心、不失希望,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