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12日 秦春成)

2019年01月18日 10:39   来源:桂林日报   

  ——2019年1月12日在桂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秦春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2017年有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完成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节能减排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

  ——政策优势持续叠加。湘江战役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继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后,又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治区即将出台《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 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等为桂林量身定制的重要文件,桂林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新动能加快成长。成功引进会仙湿地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兴安乐满地5A级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美好家园国际旅居康养小镇、愚自乐园地中海度假村(二期)、益田(雁山)民国风情小镇、航天科技小镇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深科技智能制造、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等工业项目,其中深科技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智能手机5000万部;福达、平钢、桂康、新桂轮等重点企业技改步伐加快,达产后将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两江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成使用,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增至1200万人次;桂林航空公司持续壮大,机队规模扩充至11架,累计开通航线70余条,形成辐射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航空网;在全区率先实现与香港高铁“一乘直达”,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负超20亿元;市本级99.4%的依申请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组建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不动产登记由平均18个工作日压缩至7.5个工作日,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全区推进“一事通办”[1]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建成运行“一部手机游桂林”平台,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桂林千古情”开业以来持续火爆,月均接待游客35万人次,成为文化旅游新亮点;桂林连续入选春节、端午、国庆10大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高票登榜央视“2018最美揽夏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300亿元,分别增长32.6%、43.2%。

  ——脱贫攻坚卓有成效。筹措财政扶贫资金18.59亿元,预计2018年龙胜、资源2个贫困县摘帽,164个贫困村出列,6.4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2%以下,形成“生态循环农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100%的贫困村、80%的贫困户都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平安建设成绩斐然。社会治安明显改善,刑事警情下降40%,创十年来新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打击传销初见成效,大型活动安保有力;平乐社区戒毒模式全国推广,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桂林名片更加亮丽。圆满完成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桂林系列活动,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以项目带动旧城改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桂林经验”“桂林模式”得到中央代表团的高度肯定;桂林入选中宣部“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名录,被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全国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现场会、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在我市举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1+2”国家战略[2],发展优势持续增强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加快推进。全面落实自治区“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工作要求,旅游产业用地等政策有效实施,离境退税政策落地,胜地建设升级发展相关政策争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两江四湖、龙脊梯田、资源八角寨改造提升等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雁山草坪等26个特色旅游小镇加快建设,“一轴两带”[3]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2%,胜地建设中期评估顺利完成。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均成立了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顺利实施。成功召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会,举办2018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争取到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800多项,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

  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崇华中医街获评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夕阳红养老中心等示范项目成效显现,魅力花园国际养老公寓正式运营,翠竹孝慈轩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桂林工人疗养院永福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恭城平安康养特色小镇等项目开工建设,“漓水青山·养生桂林”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

  (二)突出高质量发展,工业发展稳步向好

  抓园区建设。园区土地收储面积大幅提升,新建标准厂房75万平方米,超过过去三年建成面积总和,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高新区实施腾讯众创空间等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124亿元;经开区成为全区首个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园区,引进广西建工装配式建筑等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225.3亿元;高铁经济产业园挂牌成立,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6亿元,修建道路7条,智慧产业园孵化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荔浦光电产业园、平乐中联智能科技产业园、灌阳石材产业园、全州米粉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市产业园区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抓重点产业。初步统计,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9%;围绕重点产业,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6个,比亚迪产业基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晨天恒源高性能合金项目建成投产。

  抓企业服务。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出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审批等方面的困难,深科技智能制造项目两个月内实现签约开工,刷新“桂林速度”;福达、燕京漓泉、国际线缆等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电力电容器等4家企业入选2018广西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十强,数量居全区第一。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9家。

  抓创新支撑。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18.9%,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200家;三金药业荣膺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桂林南药荣获第四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智神公司稳定器产品摘得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云璟科技、蓝港科技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君泰福电气、广陆数控等6家企业获评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区首位。

  (三)突出乡村振兴,“三农”基础更加坚实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0%。突出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总产量185.85万吨,水果产量全区领先;桂柳家禽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70家、家庭农场393家;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8%。突出规模效应,促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增至29个,各级示范区(园、点)总数达959个。突出品牌强农,新认证“三品一标”[4]产品43个,荔浦芋、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纳入广西首批区域公用品牌目录。突出农旅融合,新增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6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72处。建制村通畅率达99.8%,乡镇和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71.6%和40.8%,全区“四好农村路”[5]建设现场会在荔浦召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8%,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加快推进“美丽桂林”乡村建设。完成农村改厨改厕14.7万户、改圈7895户。3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118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带)、88个“美丽桂林·宜居乡村”示范村加快建设,获自治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绿色村屯81个。

  (四)突出旅游带动,三产发展提质增效

  实施“旅游+”战略,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9%,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2%,占税收比重超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狠抓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生态文化、康养医疗等产业融合,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等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建设,以桂林文化旅游大道为主轴的旅游新“航空母舰”加快打造,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狠抓旅游“双创”[6]工作,秀峰成为首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州、永福、灌阳、平乐成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荔浦、资源、雁山跻身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双创”工作持续走在全区前列。狠抓旅游品牌建设,平乐温德姆酒店建成运营,香樟华苹度假酒店基本建成,香格里拉、悦榕庄等酒店业务快速增长。狠抓景区景点建设,新增国家4A级景区6家、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家,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和西岸百里休闲示范带新景观加快打造,兴坪休闲养生度假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州天湖度假区滑雪场建成营业。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投入使用,龙脊梯田大循环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旅游厕所113座。狠抓旅游管理提档升级,兴安成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创建单位;开展旅游消费购物市场整治、旅行社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注销“僵尸旅行社”21家;建设旅游购物企业监管平台,开展旅游诚信建设,市场秩序持续向好。狠抓旅游营销推介,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开展旅游宣传合作,加入“北上陕”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机制[7],恢复开通桂林至曼谷直飞包机,新开通“中国桂林—越南下龙”跨国自驾游路线。

  推进服务业量质齐升。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28家,23个服务业集聚区投入运营。6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2018华为物流峰会暨物流技术论坛,京东智能物流“无人机”广西首飞仪式在全州举行,中辰电商物流交易中心、苏桥无水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物流配套体系更加完善。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近90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1682万人次,同比增长8.8%,到达量1673万人次,同比增长7.9%,运输收入同比增长19.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7%,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2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7.4%。开展桂林米粉北京产销对接活动,大力发展保鲜速食型米粉,米粉销售收入近70亿元。初步预计,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2.1%、9.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0.4%、19.3%。桂林航旅、桂林国旅、桂林百货等企业快速发展,微笑堂、漓江大瀑布、大公馆、中石油桂林公司、中石化桂林公司等企业成为服务业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