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27日 咸辉)

2019年02月12日 10:58   来源:宁夏日报   

  ——2019年1月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咸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对新时代宁夏改革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勾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区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动力。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基本完成了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2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5亿元,同口径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8.9%,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95元和11708元、增长8.2%和9.0%。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重点工作在抓好大事要事中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围绕展示成就、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实施了一批公益项目和民生工程,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和庆祝活动,集中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现了自治区成立60年、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极大激发了全区上下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激情和热情。认真接受中央巡视、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国务院大督查的“全面体检”,主动认领反馈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以整改成效促工作提升。银川、石嘴山、中卫、宁东基地4项创新发展典型做法国家通报表扬,我区营商环境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排在前列。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出台政策文件,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聚焦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启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易地扶贫搬迁2.5万人,预计减贫1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全区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7.2%,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成功获批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出台建设规划,推动资源共享,努力创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优质公平便捷的教育医疗资源将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二)经济转型在应对下行压力中取得新成效。面对困难形势,加强运行调度,及时出台稳增长20条、服务业23条、民营经济20条、促进民间投资30条等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90亿元,力促经济企稳回升、稳中有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企业利润增长16.1%。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实施了一批稳增长、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包银高铁(宁夏段)顺利开工,银西高铁、中兰高铁、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等加快建设,海原至同心高速、盐环定扬水更新改造、高性能纤维、高端锂电池等建成投运。出台开发区创新发展22条,将全区33个工业园区整合优化为22个,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宁东基地位列全国化工园区第8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318万吨,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6%,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增速超1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2.9%。粮食生产“十五连丰”,总产达393万吨,创历史新高。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6.7%。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落实创新驱动30条,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建成宁夏技术交易市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50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1.3%。研究制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化解方案,准确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机构风险预警监测,依法稳妥处置企业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有效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三)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发生新变化。深入贯彻全国全区生态环保大会精神,落实生态立区28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双赢。全年自治区财政投入污染防治资金51.3亿元,比2017年增长74%。彻底淘汰城市建成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建成投运银川“东热西送”一期工程,不断加大老旧车、柴油货车淘汰治理,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32家。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城市黑臭水体、药企异味扰民等一批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明显。全面打响黄河保卫战,严格落实五级河(湖)长制,全部取缔黄河干流工业企业直排口,所有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劣Ⅴ类水体全部清零,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3.3%。银川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150万亩、荒漠化治理90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2%,森林覆盖率达14.6%。启动银川都市圈建设,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西线供水工程等稳步推进,“三市一地”一体化态势正在形成。固原海绵城市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58.9%。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意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设美丽小城镇20个、美丽村庄126个、特色小镇12个,完成农村污水处理及改厕3.2万户,所有行政村通了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

  (四)动力活力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得到新增强。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安排要求,大力推动31项重大改革。顺利完成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新组建部门全部正常运转。加大“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制定审批服务便民化意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调整行政职权7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0.4%,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全年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5.1%、每天近300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区混合所有制企业达185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新引进组建金融机构5家,达力环保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实现了我区企业境外首发上市的“零突破”。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土地规模经营占比达27.4%。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落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意见。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运营良好,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直达北京、太原、西安的1000G互联网出口线路投入运营,航空旅客突破900万人次。主动引进来走出去,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和东中部地区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苏银产业园开工建设,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家、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4家。

  (五)民生事业在补短板强弱项中实现新发展。在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76%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脱贫富民36条,年度脱贫任务如期完成,50个深度贫困村脱贫出列,盐池县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隆德、彭阳、泾源3县基本具备脱贫摘帽条件。深化闽宁扶贫协作,打好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健康扶贫等政策组合拳,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9.2亿元,扶贫小额贷款覆盖率达85%,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农民2个百分点。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整改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扶贫资金审计检查全覆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9%。全面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新改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16万平方米、幼儿园104所,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部区合建宁夏大学进展顺利。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建立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与所有省(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区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0%。连续14年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3年调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保救助和孤儿养育津贴标准,21万被征地农民按新政策参加养老保险。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3万套、农村危窑危房3.3万户,21.3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吴忠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家园》《灵与肉》《六盘山》《闽宁镇》等影视作品叫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统计调查、文史参事等又有新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深入推进。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地震气象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固原市等1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持续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坚决治理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