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军 鲁融冰 罗 勇 宁 灿
上古时期,沅水之滨,善卷先生躬耕陇亩,以德施教,开启民智。舜帝欲将天下禅让,先生不受而隐,让与不让间,造就中华善德之源。“常德德山山有德”的民谣,千古流传。
盛世今朝,在这片美德净土上,一条条通衢大道八方延伸,一座座现代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批优质客商纷至沓来……“新德山、新作为”的时代强音,响遏行云。
自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园区以来的十年间,常德经开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如今,正紧紧围绕争当“区域性产业发展排头兵,新时代园区转型先行者”的发展定位,奋勇前进,以当仁不让的姿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优化环境,打造投资洼地
冬日暖阳下,常德经开区园区内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中车常德产业园内,新建成的新能源汽车扩能项目车间正在试生产。这个总投资40亿元的“大手笔”,在区项目推进中心、德源公司的精准服务下,主体工程建设比预期提前四个月完成。全新的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2万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力争成为世界新能源客车标杆工厂。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得益于常德经开区今年推行的“大部制”改革。为进一步增强园区活力,纵深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常德经开区以企业化管理、平台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把职能相近的部门,精简整合形成“大经济、大建设、大管理、大服务、大监督”的高效运行体系,组建招商合作部、产业发展部、建设管理部、社会事务部、党政工作部五大部门,依托招商合作中心、项目推进中心、园区发展中心三大平台,为产业项目提供全过程、无缝隙、一条龙服务。
晋升国家级园区十年来,常德经开区敢闯敢试,类似这样提升内功的改革,从未停止脚步。在机构设置、简政放权、人员聘用等方面,在区域调整、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平台转型等领域,都率先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这些有效实践,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带来优质营商环境和精准高效服务,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十年来,常德经开区先后引进项目44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29个,引入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民营500强企业2家。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十年间,规模工业产值从87.8亿元增长到498亿元,增长了4.6倍;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3.8亿元增长到109亿元,增长了3.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37.1亿元增长到182亿元,增长了3.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20.2亿元,增长了9倍;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73亿元,千亿园区实至名归。
这些傲人的成绩背后,是常德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敢于突破尝试的不懈努力;是全区上下共同扛起发展大旗,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更是该区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留下的坚实足迹。
转型升级,培育产业高地
10月28日,由常德经开区主办的首届常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30多名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共同探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产业云发展之道,以及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这是该区集聚优质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战略是发展的灵魂。过去十年,常德经开区坚持以大项目引领大转型,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两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车、中国中药、中国建材,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复星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通物流等一批行业巨头纷至沓来,在这片沃土扎根发展。
在产业集聚效应下,一批重大项目接踵而至并相继落地:今年6月,总投资70亿元的20个生物医药项目落户常德,投产后,这批项目将实现产值216亿元,税收15.95亿元。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正在形成。8月,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扩能项目,出现在2020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增补名单中。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人文、智能现代化客车工厂……
平台建设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载体,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此,常德经开区将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商企业加速器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相继建成运营,百兆瓦级多源电力实验平台等正快速推进,为企业孵化成长、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园区内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正在涌现,规模工业企业达到了195家。
同时,常德经开区着眼全产业链的发展,全方位打造产业集群,围绕主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系统性规划建设了中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生物识别技术产业园、智能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等9个专业园区。下一步,将以这些专业园区为载体,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平台化、平台市场化”,打造产业高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百亿园中园和产业集聚区。
“在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壮大产业集群。”常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育智介绍,要更加突出主责主业,牢固树立“产业立命、项目为王、发展为要”的工作理念,坚持不懈引进重大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努力当好常德产业建设的主力军,争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把产业脊梁尽快挺起来。
产城融合,共享绿色福地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近年来,常德经开区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支出,增进民生福祉,让生活在善卷故里的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为便于照顾年幼的孙子,8年前,德山居民艾女士离开老家,来到儿子所在的沿海城市定居下来。今年国庆期间,艾女士回老家探亲,看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拉着表姐的手激动不已:“要是没人带着,我肯定会迷路。”
这些年,常德经开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形成了七纵八横的路网框架;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升,提质改造后的沅江风光带、孤峰公园,既保留了德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融入了健身休闲功能,让德山人实现了“享受绿色生活,服务绿色产业”的美好愿景。
绿地、碧桂园、滨江新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棚改项目持续发力,红星美凯龙等高端商业相继入驻,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随处可见的城市活力,便是常德经开区十年来加强产城融合发展的收获。
引进的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新建的崇德中学、石门桥中心小学,改造后的莲花池小学、乾明路小学,让园区教育设施日渐完善。不仅如此,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生活配套项目日趋成熟,群众就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为提质强能,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园区管辖范围内9条快速公交线路覆盖全区,建成了湖南省标准最高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还配套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座60万吨自来水厂、1座10万吨污水处理厂,5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启动了智慧能源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按照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常德经开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外增颜值、内修气质,全力推进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建设,2019年,获评第四批“国家绿色园区”荣誉称号。
“要围绕补齐短板加强基础建设,围绕创造价值实施开发经营,围绕提升品质抓好管理服务,精心打造产城融合升级版。”今年年初,常德经开区就设定好了要发力创造新业绩的各个方面,产城融合发展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要以产城融合为重点,提升城市品位。”常德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邹如龙表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突出产业配套这一中心,以建设产业高地、生态绿洲、幸福家园为目标,走出一条“以产带城,产城相宜,三生协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产业更强、“颜值”更高的常德经开区,重整行装再出发。
十年蝶变,未来已来。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