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在滁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好答卷,迈上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四年来,我们奋勇争先,综合实力冲进并站稳全省第三。地区生产总值从2282亿元增至34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82.5亿元增至250.9亿元,均跃居全省第三;人均GDP从39599元升至84788元,从全省第十跃居第四,实现了从“总量第一方阵、人均靠后”向“总量第三、人均前列”的历史性转变,连年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市。县域发展整体跃升,天长、凤阳经济总量分别升至全省第4位、第13位,来安、全椒、定远、明光分别前移21位、18位、11位、10位,南谯、琅琊居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前列。
——四年来,我们“双招双引”,重大项目持续突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82个、20亿元以上项目69个、百亿元项目16个,分别增长18%、188%、700%。支柱产业在全省份额不断提升,食品产业从5%升至15%以上,智能家电产业从7%升至15%以上,光伏组件和光伏玻璃产能从无到有、达60%以上。累计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226名。
——四年来,我们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扩量提质。规上工业企业数从1621家增至2054家,规上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从6.7%提升至8.9%,从全省第五分别升至第二、第三;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86家增至7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从8.3%提升至9.2%,均从全省第五升至第三;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5.7%提升至44%,从全省第八升至第五。限上商贸单位数从925家增至1521家,从全省第八升至第三;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500亿元、3400亿元,上市企业从4家增至14家、从全省第七升至第三。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年贡献商品粮和粮食商品率稳居全省第一;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9家,获批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四年来,我们敢为人先,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先后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试验区3项整市试点;国家级改革试点从21项增至56项,省级试点从40项增至90项;市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经验”、人居环境整治“明光经验”等一批改革在全国形成品牌。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区合作列入国家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4家开发区进入全省综合考核评价20强,2家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7.7亿美元增至58亿美元、稳居全省第五,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2.2亿美元增至16.9亿美元、从全省第五升至第四,获评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四年来,我们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变化明显。滁城和各县城累计征收房屋130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20个,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超2200个,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建成区面积从231平方公里扩展到2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1.9%提升至62.5%。打造了一批重点镇,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452公里增至580公里,从全省第三跃居第一;一级公路里程从289公里增至463公里。完成水利投资102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