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宜:南水北调水如何与当地水调配还在深入研究阶段

2014年07月24日 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做客中国经济网“江水北流3000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报道活动”系列访谈。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4日讯(杨淼)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做客中国经济网“江水北流3000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报道活动”系列访谈时谈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过程中,移民安置、用水调度、水价、节水等问题都是整个工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他认为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用水调度。

  许新宜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调度问题,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又要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而输水作为调度问题的关键,陶岔闸门如何开、开多大、开多长时间,都是很有学问的事。特别是南水北调的水如何与当地水调配,目前还在深入研究的阶段。

  谈到移民,许新宜非常关心移民区的经济问题和移民今后的生活问题。

  他介绍说,水利建设必然会对当地居民生活、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国家对于移民安置和移民今后的发展确实很重视。他认为移民安置,除了要提供给被安置民众土地、房屋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外,还要“授之以渔”,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培训。

  但仅仅这样,并不足以满足移民群众的需求,因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许新宜列举道,土地资源够不够、移民与安置区的当地人能不能融合相处、移民费究竟需要多少等,都是需要国家去考量的问题。

  他说:“国家提供的移民搬迁费一涨再涨,已经涨到了十多万,对移民朋友来讲,安置到农村可能够用,但安置到城市就很难说了。”

  他认为,移民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会进一步困扰着整个社会,这就需要用智慧来解决。丹江口水库建设移民三十万有余,国家需综合多方面来考虑,地方政府以及移民本身都应该重视和思考,才能更妥善的解决。

  谈到水价,许新宜表示,这个问题既应该考虑到工程性质,又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把水价完全商业化。与此同时,水价又是可以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的一种手段。关于节水,许新宜有自己的理解。

  他说:“过去北方地区缺水,民众在用水上精打细算,南水北调中线带来了充足的水量,就搞些高耗水的工业和农业,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去加水’的错误。这都不是好的思路,应该节水为先。”

  他还坚决反对北京等城市像别的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样盖别墅、修建私人的游泳池,也反对喷泉等观赏性设施的建设,他认为这是对水极大浪费的一种表现。他说:“大家要做到节约用水,要有全民意识,政府也应该在工程项目中考虑到水的制约。”

  中国经济网“丹水北流3000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报道活动”

  许新宜谈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库区不会出现缺水问题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