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各地税务系统改革也步入深水区。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几个市、县、区,深入调研采访了地方在促进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纳税人方面的新举措。
“联合办税是一项实现国税、地税、纳税人三方共赢的举措。”贺兰县地税局局长卢震桓介绍说,2014年初,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协作的意见,而贺兰县早在2010年便实现了让纳税人在一个大楼里办理国地税业务。
进一家门,办两家事。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提高税源监控能力,2014年3月,贺兰县国地税推行双方协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每个季度进行信息交换制度——地税局提供新增户籍、个体定额信息、稽查补税信息等9方面信息,国税局提供新增户籍、非正常户认定信息、打击假发票等8方面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征管质效。
如果说2014年贺兰县的联合办公是国地税合署办公改革“预热”的话,吴忠市利通区则率先在宁夏探索尝试,真正实现了国地税的“深度融合”。
吴忠市地税局局长王立新介绍说,今年初,吴忠市利通区率先推行一整套综合服务机制:“三统一”——统一宣传、统一规范、统一管理;“七联办”——国地税一厅联办、一窗联办、一号联办、一线联办、一微联办、一机联办、一证联办。“8月24日,利通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宁夏率先试水成功开出第一笔国、地税综合服务发票。”利通区地税局局长谭仲昆告诉记者,目前除保留国、地税的车购税与契税等6个个性化窗口外,其余15个窗口全部整合为税务综合服务窗口。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伴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税务管理制度深度融合自然提到日程上来。”中卫市地税局副局长刘冰说。
当前税务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不仅提高征管质效、提高服务水平,也同时促使征管系统进行体制变革。2014年初,中卫地税局率先尝试岗位链条改革。
所谓岗位链条改革,就是“在人员安排上‘动刀子’,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刘冰说,传统税务管理是属地管理,不分重点、不分行业,“一人进场,各事通管”。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卫税务部门首先实施专业化管理,将全局管理系统分别划分为风险评估局、纳税服务局、个体税务所、数据管理科等十几个科、局。其次从“管户”到“管事”。从基础信息登记、纳税申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每一个环节都设专项部门实施。第三推动管理职能转换。传统的纳税服务科无法再分工细化,现在改为“局”后,下设办税大厅、综合科等,税管链条自然拉长延伸。
“近两年来,宁夏税改可谓梯次前行。”宁夏地税局局长马建民说,“无论贺兰县的‘预热’,还是利通区的‘深度融合’,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中卫市的改革在西北地区更有借鉴意义。他们通过权力分化,继而实现流程再造。人还是那些人,但由于岗位链条延伸拉长,职能得到转型转换。”(经济日报记者 许凌 拓兆兵)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