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安徽出台振兴举措促皖西老区加快发展 确定十项任务

2015年12月23日 08: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晶

  经济日报合肥12月23日讯(记者文晶) 日前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为推动皖西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安徽省贯彻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对促进皖西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老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财政收入75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4∶52∶34,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25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49.8%,林木蓄积量达到7238万立方米,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800元、15400元,实现老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交通、能源、水利、信息设施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施方案》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优化城镇体系、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等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在组织协调、政策扶持、项目建设、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还确定了涵盖老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等方面的34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500多亿元。

  皖西革命老区将收获更大力度的“政策红包”,安徽省将加大省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安徽省财政对舒城等10县(区)每年各补助2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和库区移民建设政策延长到2017年。对公路、铁路、水路、民航、水利、电网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方面加大对老区的倾斜力度。对符合单独选址和省级预留计划指标使用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在安排双向挂职、科技帮扶等各类干部挂职时,优先考虑老区需求。每年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等名额分配向老区倾斜。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