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津支持和拥护雄安新区建设 要保持协同共进

2017年04月12日 14: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后,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要一环的天津市,迅速反应,坚决支持和拥护新区建设。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说,坚决拥护和全力支持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定位天津角色、展现天津作为、作出天津贡献,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天津市广大干部表示,党中央要求天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扮演什么角色;党中央要求天津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上,需要天津付出、支持、调整什么,我们都坚决服从。

  天津市年逾古稀的老干部刘景伟 不无激动地对记者说:“雄安新区,其地位之高、意义之大、影响之远,令国人兴奋,令国人叹服。”

  天津财大教授丛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设立雄安新区,史无前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意义堪比当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目的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探索破解现代大城市病路径、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非凡。

  天津滨海新区人大副主任韩英对记者说:“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我们要心无旁骛,协同共进,为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武自然)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