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敢问路在何方?连云港华丽转身 后发先至

2018年09月13日 17: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改革开放40年来,连云港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一直处在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也一直受到国家和江苏省的高度重视。9月11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长三角区域集中采访的媒体记者们深入连云港,感受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海边小城如何实现华丽转身,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正视差距 全力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其他的开放‘明星城市’,连云港确实发展得没有预期快,但比起几十年前,连云港已经完全不同了。”

  项雪龙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提问时表示,连云港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后发先至的。

  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连云港克服基础条件差、制约因素多等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截止去年底,全市GDP已迈过两个千亿级门槛,从940亿元增长到2640亿元,接近2009年的3倍。

  据项雪龙介绍,连云港的产业发展也取得新成效。形成了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式获批,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发展的后劲不断积蓄。

  医药行业是让连云港一直引以为傲的产业,今年连云港四大药企跻身中国制药工业30强,据恒瑞医药党委副书记张永强介绍,他们是2017年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百强企业中全国唯一入选“制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类内资企业,连续5年位居“中国创新力十强医药企业”榜首。

  成绩固然重要,但也要看到差距。项雪龙说:“发展不充分仍然是连云港的最大市情,产业不强特别是工业不强仍然是连云港的最大短板,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

  他表示,连云港将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之路,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承担使命 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图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连云港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这里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接南北,沟通东西,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承担重大历史使命。

  项雪龙介绍,市委市政府对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推动大开放、发展大产业、城市功能和品质大提升、实现大发展”的思路举措。

  在连云港“一带一路”的战略蓝图中,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9月12日,记者一行驱车进入连云港港口,看到的是一排排集装箱整装待发,港口的运行井然有序。

图为连云港港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截至2017年,连云港港口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新提升。港口形成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去年吞吐量达到2.23亿吨。

  多年来连云港充分发挥港口、区位等优势,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发展成为联结“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项雪龙说:“建设大港口,就是全力攻坚30万吨级航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公共码头、物流场站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保税仓储、冷链物流等新业态,着力打造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努力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争先进位。”

  迎难而上 统筹推进“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城市建设

  “一个人、一座城市,是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的,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全身心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当地的百姓去拼搏、去奉献。”项雪龙对记者讲到。

  改革开放40年来,连云港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城市精神推动、鼓舞、支撑着城市的整体发展。

  据项雪龙介绍,连云港市一直在发扬着“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勇争一流”的创卫精神。连云港以创文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城市建设。

  他说:“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我们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忧所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团结拼搏、苦干实干,以960分的高分创成了国家卫生城市。”

  他明确提到,连云港到2020年,确保高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确保跻身全国首批健康城市示范市行列。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连云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连云港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创发展新优势,踏平坎坷成大道,奋力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