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吉林清偿欠企资金改善软环境

2018年10月22日 10: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吉林省各级政府清偿拖欠企业资金承诺不打折扣,制度化约束初见成效,截至今年8月31日,累计受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1301件,办结1187件,办结率91.24%,清理欠款31.38亿元。

  清理政府拖欠企业各类资金,来自于吉林省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清理整顿拖欠企业资金专项整改行动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旨在维护和增强政府公信力、扎实推进诚信吉林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自律与诚信对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帮扶企业排除困扰、减轻负担。还款范围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发包工程、政府采购、政府发债等业务发生的欠企账款。从2017年2月份发文摸底,到7月份确定总数为77.8亿元,吉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制订三年计划,不晚于2019年全部还清。

  推进清偿工作的是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作为软环境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软环境办公室2016年8月份组建,各市州对应成立相应独立的办事机构。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9个方面41条任务要求。软环境办公室有“管、建、帮”的职能。管,是用制度管人管事。以领导小组或软环境办公室名义制定出台的涉及警示通报、考核评价、举报投诉、强化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文件共10余个,同时推动各部门出台各自简政放权等政策法规。建,是共建。软环境办公室先后与吉林省高法、吉林省消防局等11个相关行业部门建立了合作共建机制,服务市场主体。帮,是帮扶企业。软环境办公室牵头建立了重点企业帮扶解困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制定《政府机关拖欠企业资金还款逾期问题督办规则》明确,不管哪一级政府,出现逾期6个月仍然没有偿还拖欠企业资金情况的,或瞒报漏报经查属实的,由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从约谈升格为上报省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同时纳入政府违约失信专项整治问题清单进行督办。

  日前,记者在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看到,这里设置了吉林软环境智能管理平台,该智能监管系统集软环境微信平台、门户网站、电话投诉举报中心和信件投诉四位于一体。“软环境办公室旨在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能,指导、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行使职责,营造亲商、扶商的营商环境。企业由多方‘拜码头’变为一门式找软环境办,从投诉无门、相互扯皮到管、帮、扶多元一体服务,成为企业娘家人。”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主任宋刚表示,软环境办正在着手启动清理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企业各项承诺不兑现问题,将在法律框架内践行承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