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4日在延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延安市市长 梁宏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重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完成生产总值1354.1亿元,增长6.5%,人均超过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469.7亿元,增长5.7%;地方财政收入155.4亿元,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1亿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分别增长11.7%和1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生产原油1691万吨,增长0.3%,加工原油1018.9万吨,下降4%;天然气产量11亿立方米,增长15.8%。生产原煤4114.3万吨,增长20%;卷烟37万箱,净增2.2万箱。非油工业增长18.1%,高于规上工业12.7个百分点。粮食实现“十连丰”,总产74.4万吨;苹果总产244万吨;蔬菜总产106万吨;新增规模养殖户601户,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50.2万头、19.2万头、96.3万只;红枣、花椒、核桃等产业持续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来延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和28.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延炼永炼汽柴油升级、志丹天然气净化厂、安塞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志丹、黄陵、安塞等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全市新增入园企业50户,累计达到309户。净增“四上”企业97户、小微企业320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启动了6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成20个。建成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一期工程。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工程和五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西北局纪念馆。游客满意度排名第38位,比上年提高18个位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全面展开,搬迁山体居民3.3万人。延河大桥加宽、马家湾南滨路等一批市政项目建成投用。完成新区北区一期岩土工程,造地1.8万亩,市级行政中心、新老城连接道路、场地绿化、安置房等项目启动实施。城市建设和用地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双违”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在全国61个地级提名资格市中提升到第33位。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完成投资198亿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子长、安塞、黄陵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5.29万农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54.03%。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财政增收困难和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坚持将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38.4亿元,增长16.5%。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城镇就业1.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4%。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市范围异地即时结算;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6575人报销大病保险7200万元;城乡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扶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40元分别提高到1000元和800元;实施第三轮母亲健康工程,33.9万人受益。开展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试点,建成各类养老场所96个,新增床位1030张。八一敬老院新建项目建成入住。向12.98万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1亿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推行小学校际联盟和学区化管理,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初步缓解。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幼儿园66所。医疗保障能力继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门诊、住院人次增加15%以上,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0%左右。组建延安医疗集团,启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对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洛川、志丹、延长三家县医院托管。开工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35个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全部启动建设,建成房屋7117套,搬迁入住876户、3434人;扎实推进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筹措资金13.9亿元,实施包扶项目4926个;建立了扶贫专项基金;9.26万人实现脱贫。保障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新开工保障房22831套,建成28749套,新增租赁补贴2000户。文化惠民工程有效实施,建成4个县级文体活动中心和一批乡镇文化站,为430多个村和社区配送了文化器材。举办了陕北民歌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延志吴高速、东过境公路建成通车。新机场、延延高速、黄延高速扩能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沟门水库、黄河引水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一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116.6万亩。治沟造地10.2万亩。新建沼气池5000口,农村沼气入户率居全省首位。解决了13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启动王窑水库水体安全和库区环境综合治理。开展PM2.5监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7天。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甘泉、黄陵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志丹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累计有27家金融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35家,全年融资31.6亿元。与中建、中铁建等大企业合作实施18个BT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启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精简下放60项审批事项。全面完成撤乡并镇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争取周转指标6309亩。收储土地7112亩,出让商业用地1212.8亩,收缴出让金19.7亿元。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签订合同项目248个,到位资金411亿元,增长33.5%。进出口总额9597.5万美元,增长44.9%,增幅居全省第一。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建立信访维稳风险评估、领导干部接访双向预约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中省交办案件报结率100%,实现“一控双降”目标。坚持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森林防火等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双下降。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民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驻延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
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扎实成效。去年7月份我市遭受百年不遇持续强降雨特大自然灾害,我们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紧急转移撤离群众78.7万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23.9万人,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大灾之后迅速展开灾后重建,7.4万住房倒损户有4.1万户实现长久性安置,3.3万户实现过渡性妥善安置,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越冬。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应对、科学指挥,广大基层干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通力协作,社会各界情系灾区、鼎力相助,全市人民群众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取得了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和灾后重建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国务院领导、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贯彻执行《预算法》等方面工作,与市政协专题协商了退耕还林工作,及时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0件、政协委员提案393件。建立市政府领导联系基层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制度,组织开展了12次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压缩7%,“三公”经费下降17.5%,会议费下降37%。建立了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制度和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党政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断规范。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政府资产实现统一监管,财政投资项目超概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开通了政务服务投诉咨询热线,建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77个,便民服务点995个。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驻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有待加强,公共服务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行政效能、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二、2014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我市“三年调整、两年提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提升发展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4%,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2%。
上述目标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实际确定的。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错综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从我市看,以能源为主的经济结构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影响较大,石油产量增幅明显收窄,新的接续产业尚未形成,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面临很大压力。虽然今年预期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只提高1个百分点,但要完成这一目标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当前,我市发展也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近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省经济增长仍处于上升通道,将对各地发展形成有力带动。我市近几年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加快发展的势能和潜力逐步释放。今年将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转折年、速度提升的起步年、结构调整的突破年,是新一轮较快增长期的新起点。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和决心,抢抓机遇,奋力赶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打基础、利长远,以“埋头苦干、低调务实不张扬”的作风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止降回升目标。
三、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抓住支撑增长的重点,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保持油气煤产量稳定增长。支持延长集团、长庆油田等企业实施油气勘探和产能项目建设,实现石油产量恢复性增长和天然气产量突破性增长,全年原油产量达到1730万吨、加工量1130万吨,天然气产量40亿立方米。建成华龙贯屯煤矿、富县党家河煤矿,加快车村一号煤矿和富县芦村一号、二号煤矿建设,推进子长高台、宜川宜南等煤矿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开拓煤炭市场,支持帮助煤炭企业扩大生产销售,煤炭产量达到4500万吨。
促进非油煤工业快速增长。制定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用地、贷款融资、市场销售等难题。积极对接卷烟增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力争卷烟产量达到43万箱。落实电力、装备制造、石油机械、制药等企业生产计划,跟进协调服务,鼓励扩能上产,促进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发电量达到20亿千瓦时,生产载货汽车2600辆。
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增加农业投入。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带动“33155”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粮食面积稳定在300万亩,新增苹果面积10万亩、设施蔬菜2万亩。新启动建设1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和养殖小区。坚持打好洛川苹果、延川红枣、延安小米、延安地椒羊四大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现代农业装备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入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实现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制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安塞沿河湾物流产业园区、李渠物流园区、洛川商贸园区建设,建成一批综合批发市场、土特产品专卖店、农家店和33个重点镇超市。加快培育“四上”企业,推动更多经营户“个转企”。积极推进商贸餐饮连锁企业属地注册和大型综合市场统一结算。启动电子商务服务和监管平台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以4G网络运营为契机,促进信息消费升级。实施城乡家庭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积极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大力培育文化、休闲、健身、养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保持市场物价稳定,物价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21%。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