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记者30日从江西协调发展专题发布会上获悉,该省今年将斥资25.8亿元人民币专项用于生态保护项目。
地处中国中部的内陆省份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拥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人文圣山庐山、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等诸多知名景区。2014年11月,江西成为首批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
发布会上,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朱斌称,初步统计,2016年江西全省预算安排用于节能环保支出约81.5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预算数增长逾四成。其中,省级主要用于生态保护项目的专项资金约25.8亿元人民币。所筹措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鄱阳湖流域清洁水系、鄱阳湖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
朱斌提出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发展绿色产业,把江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设立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产业引导基金,如鄱阳湖污水治理产业基金、现代服务业、旅游发展等基金。同时,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进一批PPP模式的生态项目。
2015年江西实施“河长制”,由省、市、县(区)党政主要官员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相关负责官员担任“河长”,创新河湖保护管理体制。2016年,江西在中国率先实施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资金20.91亿元人民币,包括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九江长江段和粤港水源地东江源头保护区等河流纳入补偿范围。
“去年江西在生态补偿、生态红线、‘河长制’等方面探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举措。”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李庆红在会上透露,今年江西将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试点,并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责任编辑:庄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