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作为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在环境保护上也从未有过放松,从河、湖的治理,到雾霾的联防联控,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城市群发展的粗放化、产业布局的不均衡都给长三角城市群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5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同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这个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被李克强总理寄予厚望:要争当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但从自然资源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资源储藏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为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深化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优美环境是城市群发展的根本
业内专业认为,《规划》内涵丰富。比如规划提到,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之前中央已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不开发,城市群规划必然与这个理念衔接。从长三角内部来看,环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也一直是重中之重,规划很好地呼应了这一点。”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张学良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看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大城市功能完善等是一个发达城市群所必须要具备的最基本要素。
“《规划》中提到的‘要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这一说法,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来说可谓切中要害。放眼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那些世界级城市群,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和重要表征。”陈耀说。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黄锦楼则认为,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这就要求长三角城市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支撑体系。他解释说:“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大概在6000万—8000万,如此庞大的人口基础最应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因为有人才有城,才有市场和产业。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产能过剩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把以人为本当做生态保护的前提,这就要求在这一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由原来的产品型经济转变成为服务型经济。”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前你开的是一个肥料生产厂,现在就可以变为指导农民如何科学施肥的服务型企业,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这样的服务型企业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黄锦楼说。
中小企业是环境短板
作为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在环境保护上也从未有过放松,从河、湖的治理,到雾霾的联防联控,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城市群发展的粗放化、产业布局的不均衡都给长三角城市群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陈耀认为,对于长三角城市群来说,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是这一区域最大的环境瓶颈。“长三角城市群内近海的水质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问题,主要污染来源就是这一区域沿江、沿海地带的重化工企业,这和密西西比河、莱茵河流域周边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果偏重的产业格局不改变,不尽快转型升级,那么长三角城市群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就很难做到。”陈耀说。
黄锦楼介绍说,对于长三角城市群内中小企业的改造升级是破解环境瓶颈的重中之重。
“我们曾经做过统计,长三角区域有将近200万个中小型企业,它们的规模小且分散,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登记过。我们要抓住‘牛鼻子’,重点治理这些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让它们摆脱分散、低端的现状。”黄锦楼说。
深化合作才能成就发展
《规划》还提出,要深化这一区域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对长三角城市群而言,区域环保一体化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和国内一些城市群类似,长三角城市群尚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来共同解决区域内的环境问题。
陈耀说,长三角城市群这一区域内资源不足和需求增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尚未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长三角城市群要打破各自为政的现状,深化城市间的合作,就要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比如建立统一管理长三角各城市的协调领导小组。
“区域内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说现在国家要助力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地方只想得到利好,而不愿意共同面对困难。一定要相互之间形成合作的机制,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陈耀说,“尤其是发达地区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一定要有序,避免把污染也一起转移。”
黄锦楼也认为,一直以来存在的唯GDP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是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不畅的重要原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实是一个更多涉及流域概念的区域,因此就要协调好上下游的利益。我总觉得,生态补偿不一定只补钱,也可以补项目、补技术。比如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可以把好的经验、技术甚至是人才补偿给一些地区,这其实是把上游的承载力放大了,也必将减轻对于环境的危害。”他表示。
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表示,长三角的要素流动确实在加快,但政府层面的一体化推进还有待加强。所以建议在统一合作理念的同时,还是要从具体项目入手,这样各地才能看到收益,才更有积极性。“比如新能源汽车,长三角内部可以合作,统一充电桩的标准,统一布局和规模,需要装多少个充电桩,大家一起做一个规划。”
加入城市群既是机遇也要担责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用“泛长三角”的概念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就是把合肥也包含在内。其实直到2014年,国务院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后,合肥才被划进来。
这一次《规划》把合肥都市圈纳入,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需要,也是合肥都市圈发展的新起点。在生态环保上,长江经济带要求建设好生态示范区,合肥是全国唯一一座拥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而且正好在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未来将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黄锦楼说,和江浙沪等地区相比,合肥的自然生态资源相对较多,这些生态资源给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带来了更大的腾挪转移空间。“沿海沿江的一些产业就可以适当地转移到合肥,转移的过程也是提升质量的契机。”
陈耀认为,合肥城市圈的加入对合肥乃至安徽来说,都是发展契机。“以前合肥一直想加入进来,为的就是利用江浙沪的资源优势,来辐射带动其发展。但如今,当地的决策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新要求下,合肥不仅要发展,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履行好在这一区域内共同承担的职责。”他强调说。
(原文标题:生态保护将成发展新支撑)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