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0日 方伟)

2020年03月16日 15:13   来源:连云港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0日在连云港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方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和“八大突破”工作要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我们肩负起国家赋予的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平台的重大使命。连云港昂首站在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最前沿,再次迎来崛起腾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这一年,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空前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极大战略定力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坚持系统思维,冲破重重障碍,关闭不达标化工企业50家,累计处理物料7万吨,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实现清零。注重在“破旧”中“立新”,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的同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一,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连云港路子”越走越宽广。

  ——这一年,我们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制约石化基地建设的一大批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30万吨级航道徐圩段全面启动,盛虹炼化、中化国际、卫星石化等重大项目强势推进,工地塔吊林立,现场热火朝天。徐圩新区在黄海之滨强势崛起,连云港向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阔步迈进。

  ——这一年,我们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着力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承载着港城医药产业腾飞梦想的“中华药港”扬帆起航,36平方公里的“一区两园”全面铺开,一大批优质项目加速集聚,国际医药技术大会成功举办,四大药企位居中国医药创新力前五强。“中华药港”正在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新地标”。

  ——这一年,我们主动作为,创造机遇,成功争取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在连举办。陆海联运通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带一路”标杆示范作用初步彰显。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园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共建深入推进,物流信息实现跨境共享,上合组织国家出海口功能明显强化。

  ——这一年,我们不甘人后,勇于争先,商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东海农村电商发展等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赣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国务院肯定推广,全市各领域获得国家级奖励19项,这些典型成为我市推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生动写照。

  ——这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迸发,自强不息的港城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互联网经济“风口”,发挥聪明才智,争做追梦路上的奔跑者。电商发展方兴未艾,东海水晶火遍直播界,赣榆海鲜又成新网红,快手活跃度全国前三的乡镇,两个在连云港。全市电商零售额420亿元,增长35%。“互联网+”加出创新创业新天地。

  ——这一年,我们加快打造神奇浪漫之都,大圣湖畔樱花烂漫,唐王坝前桃花盛开,孔雀沟中流苏飘香,花果山上“祥云”呈现,高铁“花果山”号驰骋四方,全球首架西游彩绘客机翱翔蓝天。连云连海连天下,连云港正浓墨重彩书写着“诗和远方”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聚焦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支持基础教育发展“十条”,教师待遇明显提升,新增中小学教师1800名,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以教育远见支撑城市未来。淮海工学院创成江苏海洋大学,圆了港城人孜孜以求的“大学梦”。

  回顾过去一年,让我们感慨的是困难比预想的多,让我们振奋的是结果比预期的好。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4亿元,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同口径增长9.4%。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9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狠抓项目投入,深入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围绕年度产业投资1300亿元目标,重点实施383个市级产业项目,工业投资过100亿元项目7个、过50亿元项目11个,重大项目数量体量为历年之最。深入实施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28家优强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比达57.8%。全市新增百亿企业4家,总数达8家,领跑苏中苏北。豪森药业、联瑞新材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科创板上市,全市新发行直接融资突破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突破2%。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40%。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家。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3个一类创新药上市。获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7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填补了国内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空白。

  (二)对外开放取得突破。致力打造开放门户,自贸试验区建设迅速启动,出台支持发展政策28条,形成多式联运监管新模式等制度创新成果16项。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作。上合物流园海运快件业务加快向跨境电商拓展。市开发区产城融合全面提速,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徐圩新区安全环保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高新区创业中心获批国家级孵化器。东海中捷水晶合作项目投产运营。致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连云港区段基本建成。赣榆、徐圩、灌河口岸正式开放。港口完成吞吐量2.44亿吨、集装箱运量478万标箱。311、236等国省干道建成通车。花果山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白塔埠机场新增日本航线。连徐高铁开始铺轨,连淮铁路开通运营,高铁动车组开行至近百个城市。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至土耳其国际班列实现海铁空联运,哈国小麦、泰国大米、中亚钾肥等过境业务得到拓展。致力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格鲁吉亚巴统等“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布局物流合作项目,建立海外仓10个。连博会、农洽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丝路和鸣”音乐会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积极落实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减税降费64亿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和服务权限57项,开展放权事项“回头看”。企业开办全程“不见面”“网上办”全省领先。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互联网+监管”率先与省级数据互通。“我的连云港”APP日益成为便民“掌中宝”。政府机构改革平稳有序推进,部门设置和职能配置得到优化,99家企业和278家行业协会、商会与党政机关脱钩。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国企层级大幅压缩,完成10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量化村集体资产24.6亿元,4.9万亩资源得到规范管理,增加收入9000余万元。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医保信用体系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被确定为全国改革试点。战略环评和“三线一单”获评省十佳环保改革创新项目。一年来,我市承担的18项国家级、20项省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改革成果加速落地。

  (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海滨特色日益彰显。全面启动连云新城建设,面向国际开展规划设计,蓝色海湾、滨海湿地、健康养生等项目加快实施,连岛5A景区获批建设。赣榆海洋科技馆、欢乐美食城项目全面推进,滨海风情日益浓郁。海州锦屏山环山路全线贯通,揽山入城步伐加快。直升机低空飞行项目投入运营,连岛和花果山实现空中摆渡。城市动车正式开行,实现与高铁枢纽无缝对接。城市功能有机更新。新改建便民道路60条。徐宿路建成通车。建成自行车道51公里。完成输变电工程40项。新改建城市供水管网34.4公里、燃气管道48.8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7万吨,新建雨污分流管网86.7公里。建成海绵城市试点项目24个、地下综合管廊15.6公里。城市建成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超60%。完成绿化造林30万亩,市区新增绿地280公顷。建成瀛洲、智汇湾等8个城市公园。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9个、棚户区改造1.7万套。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20.7%,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农产品出口额全省第一。灌南裕灌、赣榆沃田跻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统筹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扩建农村公厕700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1%。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达40%。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完成省定目标。“四好农村路”实现全覆盖。1镇4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五)“三大攻坚”战果显著。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良贷款余额全省最低,政府性债务化解率全省领先,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实现市县(区)安委办实体化运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实施精准脱贫,统筹帮扶资金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61个。市级财政新增2000万元,专项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生态扶贫项目。9.2万贫困人口、59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脱贫攻坚任务。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事项得到有效整改,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事项全部办结。东海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旧机动车拆解全部入园。依法强力推进石梁河采砂专项整治,拆解“三无”采运砂船1800余艘,一举终结无序采砂乱象,库区环境显著改善。清理整治河湖违法圈圩3.6万余亩、违法建设170万平方米,率先完成省定任务。环境质量稳中向好,PM2.5浓度持续下降,全年5个月达历史最好水平。22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15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面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国领先,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清洁海岸志愿服务中心获“母亲河奖”,赣榆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徐圩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我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城市。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达77.4%。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6万户、企业2.5万户。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8.8%。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低保每人每月分别达到600元、580元。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1120套。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满意率全省领先,本科达线率超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灌云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医院。国家卫生乡镇建成率位居全省前列,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化。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联网实现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加强。殡葬改革、散葬乱埋治理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警格+网格”融合机制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进信访矛盾攻坚化解和源头治理,成立全省首家非诉讼服务中心,赴省进京信访量全省最低。历史文化名城申建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城市文明水平整体提升。守岛英雄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美德照亮港城”系列公益活动成为彰显精神力量的响亮品牌。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和基层武装工作取得新进步。气象、地方志等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老龄、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见义勇为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对口支援等工作获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文件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审计监督,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一般性支出压减10%。完成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查63件、行政复议案件93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为基层减负,开到县区的会议、出台的文件同比分别下降44.5%、43.3%。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开展面对面交流,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04件、市政协提案391件,办结率、满意率100%。

  各位代表,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指导、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连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为连云港发展作出贡献的驻连部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连云港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生产形势复杂,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人才科技要素短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大力补短板强弱项;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社会公共服务有待提升,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小压力;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公职人员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