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工业经济全面增长 三产贡献持续提高

2016年05月30日 08: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马玉宏

  经济日报西宁5月30日讯(记者马玉宏) 今年以来,青海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核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3%。

  一季度,青海各重点地区工业经济实现全面增长。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8.6%;海东市工业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由负转正,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1%,环比提高16.8个百分点。重点地区协同发力,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良好开局。与此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碳酸锂、锂电池、多晶硅、光纤材料等相关产业强劲增长。多晶硅、铝合金产量3月当月分别同比增长190%、14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3.5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3月当月同比增长22.3%。

  围绕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青海完善和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通过“暖商行动”“千人入千企”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季度共为436户企业解决各类影响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问题1200多个,办结率为92%;全省5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501户,开复工率87.1%,多数企业较去年提前半月复工。

  “十三五”开局之年,青海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实施工业“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创新攻坚工程”。落实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积极拓展产业对接领域。一季度,全省上下游产业对接实现112.5亿元,同比增长68.7%。同时,2015青洽会签约项目履约、开工和资金到位率分别为96.8%、71.4%和22.7%,资金到位率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为历年最好。

  今年,青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机遇,启动实施了“15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以“四个一批”为原则初步确定了分类处置的31户僵尸企业,一次出清首批18户僵尸企业,妥善安置4700多名职工,压缩钢铁产能50万吨。同时,组成五个工作组,深入省属出资企业开展联点帮扶和脱困增效工程。截至3月底,省属出资企业实现了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双提升”。

  青海经济呈现的另一大特点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0%,金融业增加值71.65亿元,增长20.6%,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6个百分点。对全省第三产业发展起带头引领作用的西宁市,已形成以朝阳物流中心为主,集仓储、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物流体系;引进浦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62家;旅游业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宽带西宁·智慧城市”全面启动,“互联网+”等服务业新业态加速形成。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