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创业精神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再现

2013年11月08日 09:38   来源:解放日报   

  浦东杨高路一路往北,进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时,有一幢漂亮的白色高楼总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里原本是外高桥集团所属股份公司——外高桥股份公司总部所在地,是外高桥地区标志性建筑,如今楼顶的招牌却已变成了花旗银行。

  “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很多企业挤破头要进来,而我们是自己‘动迁’自己,主动搬出去。”外高桥集团总经理舒榕斌看着这幢楼,笑着说,这种为了让功能性企业尽快落地,宁愿自己“委屈”一下的场景,让他想到了浦东开发开放初期那段葱茏岁月。

  拆迁仓库变身办公室

  自贸试验区来了,外高桥火了。一个多月来,前往拜访的企业络绎不绝,大多是来请求解决办公场所问题的。

  原来,外高桥保税区是工业园区,办公楼宇比较缺乏。试验区挂牌成立后,中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纷纷抢滩入驻,高档办公物业捉襟见肘。连日来,工作人员陪着客户四处寻觅,一起出谋划策。没想到,花旗银行眼光很“毒”,一下就看中了外高桥股份自己的楼。

  面对客户的要求,舒榕斌说,公司上下没一点犹豫。“我们的主业就是为入驻自贸区的企业提供从物业、物流到贸易、咨询的一条龙服务。现在客户看中了我们的办公楼,当然应该让出来。”

  搬迁无需动员,速度还很快。10月18日,公司与花旗银行签署了入驻协议,7天后就完成全部搬迁,腾出物业供花旗注册入驻。

  银行的燃眉之急解决了,公司100多名员工又将何去何从呢?因为事出仓促,最终公司选择了位于杨高北路3658号、自贸区外一座面积2000平方米的待拆迁仓库,作为临时办公地点。这里常年空置失修,连电压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照明,空调、暖气甚至厕所都没有。公司市场部20名员工挤在一个“铁皮箱子”里,四周没有窗户,还四处漏风。

  条件艰苦,员工发扬起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大家动手,修补了破损的玻璃,修建了无水冲洗的旱厕所。午饭时间,百余名员工们一起到“大车间”吃饭,这里没有条件办食堂,午餐则由供餐单位烧好后集中送过来。

  得知外高桥股份公司为了自贸区企业入驻,自己“腾笼换鸟”的事情后,浦东电力公司员工极为感动。公司领导坐镇现场办公,解决电压不够问题,承诺在冬天到来前,完成升压扩容,让仓库能装上空调。

  浦东创业精神是不变的

  堂堂自贸试验区建设主力军,居然“蜗居”在仓库办公,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但对舒榕斌而言,这一幕似曾相识。

  1990年,舒榕斌刚过35岁,是上海市计委下属经济信息中心的国际部主任,亦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涉外咨询公司总经理。当年浦东开发,上海市委组织部在各委办抽调人员时,他作为第一批18名公务员被选中。而这18名公务员,就是大名鼎鼎的浦东开发开放“十八勇士”。

  说起当年创业,环境艰苦是普遍状态,就连开发办的办公室也十分简陋。一个处室合用一间房三张写字台。普通办事员每人就一个抽屉。经费有限,人少事多,办事就靠走路、骑车、挤公交。“晚上经常加班,很多外地来的大学生睡在办公室里,办公桌即为床铺,虽然累,但大家都很投入,晚上不加班反而觉得不正常。”舒榕斌感叹道。

  与试验区受到世人关注一样,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前来询问政策的海内外企业蜂拥而至,开发办门庭若市。今天的自贸试验区也有不同的地方。舒榕斌说,浦东开发开放时,人们都是戴着头盔,骑着摩托来办事,如今试验区里,世界500强企业比比皆是。过去,人们到浦东开发办,问得最多的是,你们浦东有什么优惠政策。如今,人们关心的是投资领域的开放新措施,是各项改革的进展程度。“浦东开发之初,当时的外资企业对中国改革开放还抱有很大的疑虑,即使决定买楼,要的物业也是越小越好。现在,很多银行开口就要3万平方米的办公地,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过,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外高桥集团已制定了优化配套环境方案,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办公物业需求。其中,在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附近将建设中央商务区,提供30万平方米的高档办公场所,未来这里将集聚各类金融机构,成为自贸试验区金融核心区。而在外高桥5号门附近,还将建设商务分区,计划提供物业12万平方米,主要承接金融租赁服务,保险、商贸,文化服务等行业。

  舒榕斌说,他有幸参与了浦东两次创业,虽然时代不同,条件不一,但甘愿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立潮头的浦东创业精神是不变的。有了这股精气神,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定能创造又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