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 中外媒体聚焦生态长江建设

2016年03月07日 14:52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全程开放。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香港商报、美国华尔街日报、日本读卖新闻、日本共同社、德国世界报、美国盖帝图片社等63家中外媒体150多名记者聚焦湖北。

  会议由代表团团长李鸿忠主持,副团长王国生、罗清泉、李春明、苏晓云、王晓东、周洪宇等参加审议。

  下午2时,离开会时间还有一小时,几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就早早来到会议室。为占据有利位置,摄影、摄像记者忙着架起“长枪短炮”,文字记者忙着抢占前排座位,以便在提问环节抢到话筒。

  下午3时,会议准时开始。“本次会议全程对中外新闻媒体开放,今天到会的有许多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让我们鼓掌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记者朋友们在‘两会’后也多到湖北采访。”李鸿忠热情的开场白,令媒体记者倍感亲切。

  随后,王晓东、韩进、张琼、唐冠军、吴少勋、杨晓波、杨天然、陈华元、周建元等代表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政策支撑助推异地搬迁扶贫、用新理念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运用商业保险机制促进精准扶贫、发挥税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立法、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确保粮食安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下午4时40分许,进入媒体记者集中采访时间。记者们围绕着湖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生态长江”的主题,纷纷抛出问题。

  “2016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之年,湖北如何推进生态长江建设?”

  “湖北拥有1061公里长江岸线,在整合岸线资源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有哪些?”

  “武汉因长江而兴,被称为‘江城’。如何构想生态长江建设路径?”

  “湖北正在制定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这个规划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管理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十三五’时期将怎样助推水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

  针对记者的提问,王晓东、辜胜阻、万勇、李乐成、刘雅鸣、刘雪荣、张维国代表一一作答。集中提问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提问的记者,仍“穷追不舍”地跟随代表提问。

  参会采访的媒体记者们感言:此次开放日,让他们更全面了解到湖北在“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方面的作为与担当。(湖北日报记者 翟兴波)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