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活力。坚持改革为要,“赶考”“补考”一起抓,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升开放能级,努力在全省改革开放大格局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推动开发区改革提质升级。引深“三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重点在推动市场化上下功夫。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运营。今年开发区要将打造平台与招引项目同步推进,重点在项目落地上下功夫。积极复制推广省综改示范区先进经验,依法依规推动向开发区授权到位,全面推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营造公平有序、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一般工业项目要实现“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可开工”。落实好用地用电用气等优惠政策,兑现招商引资承诺。坚持“亩均论英雄”,进一步强化对全市开发区新建项目数量、土地有效利用率、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等核心指标的考核,真正使开发区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职工安置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破产企业土地处置工作。加大竞争类企业“深度混改”力度,推动专业化重组,打造文旅、信息产业新企业。晋东燃气集团要实质性运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年底前全部完成“三供一业”维修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同时,统筹抓好县区国企改革,确保与市属国有企业同步完成,努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积极推进交通等主要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用好“双阳”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对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扶持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发展。
推动其他领域改革。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中考招生录取制度等改革,提高教育整体质量水平。深化县域综合医改,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稳步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完善总额预算打包付费办法,助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做好职业年金的上划归集工作。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家内生动力,广泛参与涉企政策制定,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任务,发挥好应急周转资金、信保基金、小微快贷等金融服务功能,着力解决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继续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东向桥头堡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耐火材料、化工、磨具等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进行产业合作,扩大陶粒砂、日用陶瓷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联动对接,深化与国内外对口商会协会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展会,用好外事资源,加强友城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阳泉对外影响力。深化同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部、西部省份产业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支持我市外贸企业加大自营出口力度,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继续运行好“阳泉—天津港—佛山”班列。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将坚持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开放中求发展,打破体制机制藩篱,真正使改革开放成为转型发展的源头活水!
(五)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扩空间、提品质、增能级,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市。按照精明增长、精致打造、精细管理的思路,深入推进“五城联创”,做大中心城市,提升品质品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公园城市。全面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要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解决空间结构不优、行政权责不清、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按照“南提北拓东进西融”总体思路,拉大城市框架,提升中心城市产业质量和人口集聚能力。老城要突出改造提质,加强城市设计与特色塑造,深入推进“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加大创卫攻坚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创卫目标。生态新城要高标准打造自然、生态、宜居起步区,完善道路交通、景观、公共服务配套系统,打造文化内涵鲜明、山城气质突出的高品质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数字化引领城市管理升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布局一批充电桩设施,更新新能源出租车,有效治理城市拥堵,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争创国家级公交都市,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阳泉新名片。
坚持强集聚、优服务、促融合,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生活服务业,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鼓励高中、初中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引导县域人口主要向县城集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提高县城教育、医疗、文化服务水平。启动全域创卫。加快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水电气暖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互联互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坚持兴产业、改面貌、强治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进盂县省级示范县及平定富硒杂粮、盂县特色油料、郊区优质水果三个千亩特色产业示范片建设。抓好“菜篮子”工程产品稳产保供,着力恢复生猪生产,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再打造平定县娘子关、盂县孙家庄、郊区河底燕龛3个连片整治示范区和20个示范村,改造农村户厕8834座。抓好“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村社治理新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郊区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阳泉基层治理品牌。
各位代表,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我们将按照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建设省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市!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