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9日 王宪魁)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9日 王宪魁)

2012年01月18日 15: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中央要求“稳中求进”的“进”,是发展之“进”,也是民生之“进”。我们必须在感情上真投入,在财力上真投入,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去年,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向人民群众承诺的4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今年,我们将更加关注民生,继续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实行“四项”行政经费零增长,但用于民生方面的专项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力争比上年增长20%以上。重点办好30件民生实事。

    (一)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物价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高度关注,为民解忧,采取得力措施,把物价稳下来。(1)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新建蔬菜温室大棚12万亩,总面积达到67万亩,进一步提高地产蔬菜占冬季蔬菜供应的比重;加强生猪、肉牛、禽类养殖基地建设,存栏分别增长14.2%、6.8%、5.4%。(2)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不断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实行大宗农副产品省市两级储备制度,淡吞旺吐,平抑市场。储备猪肉1.45万吨,保证城镇居民7天的供应;储备蔬菜2.18万吨,保证城镇居民5天的供应。搞好农产品基地与社区、超市、高校、企业对接。(3)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质量监督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适时为困难群体发放临时物价补贴。

    (二)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关民族素质、国家昌盛,孩子是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未来。必须顺应群众期盼,办人民满意教育。今年,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15%。(4)搞好幼儿园建设。新建和改扩建450所省定公办幼儿园,全省公办园达到1700所,满足适龄孩子入园需求,给家庭减负,让父母放心。(5)办好义务教育。新开工建设、加固学校216所,完成“校安工程”总体目标;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400所标准化中小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的阳光。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校供暖给予补贴;落实助学资金,有多少承担多少,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6)发展职业教育。抓好22所国家级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新增6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组建4个职教集团,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7)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支持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名校,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省属本科高校省财政拨款比上年增加14.5亿元,生均财政拨款达到1.2万元。(8)保证中小学校学生吃上健康餐。为了让寄宿制学校学生吃得更好、更安全,省财政安排资金7000万元,市县适当配套,对12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给予补贴,寄宿制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对外承包。同时,要加大对其它学校校内食堂和校外“小饭桌”的卫生防疫和监管,确保孩子们安全放心用餐。(9)下决心解决好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的安全最重要。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和地方配套投入,多种形式解决好校车安全问题。完善公交运营系统,增加乡村公交运营线路和站点,方便学生乘车。让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是幸福之源。着力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10)解决“看病难”问题。建设6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9个市级急救中心、64个县级区域医疗中心、6个市级儿童专科医院,新建和改扩建5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5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11)解决“看病贵”问题。为了解决“以医养医、以药养医”的问题,确保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将9050个村卫生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管理;财政筹资1亿元,逐步化解899所乡镇卫生院债务负担;将2.2万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在患者身上挣钱。(12)提高县乡医疗水平。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64个县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系统,20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建设3个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1.6万人。(13)继续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惠家工程”。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试点扩大到25个县(区)以上。对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养老补助费历史陈欠问题,五年内必须全部还清。从今年起,当年费用全部兑现,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

    (四)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先进的文化体育事业,是龙江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文体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4)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建设全省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全省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15)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个发射台(站)、20个县级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和200个村直播卫星覆盖工作,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16)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2000个健身场地设施,为群众强身健体创造条件。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体系是民生的基本支撑,完善和提高保障水平至关重要。(17)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18)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水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性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和65%以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290元。(19)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860元和570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部解决1.9万户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实施社会养老服务工程。新增城市养老床位1.1万张,城市机构养老床位达到城市老年人总数的2.3%,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社区覆盖面达到70%。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六)努力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让人民群众有业就、有事干,家庭收入才会提高,社会才会和谐稳定。(21)扩大就业再就业。打造产业,扶持小微企业,优惠全民创业,搭建就业平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22)开展就业援助。关注特殊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万人。(23)搞好创业培训。建设20个创业培训示范基地,15个创业实训基地,15个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创业培训6万人以上。

    (七)切实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居者有其屋是百姓所盼,也是政府最大的愿望。让人民群众住得好、住得暖,出行方便,是政府重要职责。(24)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省财政补贴配套资金10亿元,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2万套,竣工42万套。改造农村泥草房22万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500万平方米。(25)搞好“三供两治”。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900万平方米,改造城镇老旧供热管网750公里,新增供气用户25万户以上,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99万吨,解决150万农村居民的安全、洁净、方便饮水问题;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8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5510吨。(26)提高中心城市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清雪能力。支持中心城市购买大型设备,市(地)级主要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清雪率均达到60%,有效解决城市环境卫生和群众出行难问题。

    (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27)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实施社区基础建设“双百示范工程”,城市社区建设达标率62%,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70%。(28)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将7万名长期义务献工无报酬的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长误餐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误餐补助。(29)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天眼工程”建设,全省重要部位和场所技防措施实现全覆盖,公共区域监控点联网率达到100%。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活动,重大事项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30)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人民生命最重要。严格落实“四个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8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16支市(地)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在全省600个社区启动防灾减灾工程,提高应急救灾水平。

    强化统计监测工作和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国防动员、国家安全、边境管理和人防工作。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拥军优属、残疾人、社会科学、参事文史、审计、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迫切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要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氛围、好势头、好局面。一是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审批提速。进一步清理许可和管理事项,推行联合审批制,促进审批提速、工作提效。搞好服务创新,主动上门服务,对重点企业和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尤其是对困难企业和重大项目,搞好全程服务,不允许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不允许影响项目建设进程。二是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一切从龙江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行政问责,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和落实能力,对认准的事、决定的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是改进政风行风,强化勤政廉政。我们龙江人更智慧、更开放、更包容。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影响了政府形象,影响了龙江发展环境。我们将深入开展廉政建设,靠专项整治治标,靠完善制度治本,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加快龙江振兴,是全省人民的热切企盼,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