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GDP达1622亿元)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青海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GDP达1622亿元)

2012年01月31日 17:15   来源:青海日报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方面,全面启动教育改革试点,建立了三江源地区“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两基”攻坚通过国家验收,中职和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校舍安全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方面,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精神卫生防治、农村急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一批县乡医院、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8.31‰。文化体育方面,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等文化科普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州级抢救性文物保护、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全省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6%和95.7%。民政方面,安排实施了一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救灾物资储备库等项目。

    (六)改善民生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就业率进一步提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扶持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支持新建67个就业见习基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5.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较上年增加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4.2%以内。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同比增加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增加5亿元。省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6.6%。全面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进一步健全城乡低保、城镇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保、新农合、新农保五项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普遍提高,新农保养老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在全国率先实现两项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等制度,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正式颁布。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1.5万人、82.4万人、66.8万人、37.3万人、45.6万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参保和新农合参合人数分别达到171万人和347.9万人,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了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规范了目标责任考核奖发放办法和津贴补贴,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退职人员生活待遇。发布了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和2010年部分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及州地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统筹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公益岗位人员等收入。继续实施“彩虹计划”,提高集体合同覆盖率,推动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增长12.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42元,增长15%;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民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及州(地、市)县配套投资112.9亿元。安排实施了11.2万套廉租房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游牧民定居1. 8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7万户,超目标任务1.7万户。推进了10万户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已竣工8.1万户。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9.9亿元,实施了38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60个村易地搬迁扶贫项目,扶持贫困人口7.8万户、33.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8.5万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八项实事工程,继续整合各类资金114.7亿元,实施了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牧业科技推广、农牧民健康工程、文化进村入户等48个项目,解决了25.2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152平方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8607公里,新建便民桥梁315座,完成80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七)积极落实重大举措,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重大举措贯彻有力。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藏区“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争取国家核定我省藏区“十二五”中央预算内投资总规模约350亿元,占四省藏区总规模的41.2%。完成藏区固定资产投资562.4亿元,增长64.3%,远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序推进对口援青,落实援青资金6.36亿元,到位2.67亿元,40多个项目启动实施,15个项目建成。异地办班、干部培训等智力支援项目全面展开,规模达1600余人次。全力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投资113.4亿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建设。东部城市群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0亿元,同比增长41%,实施了一批水、电、路、产业、民生等重大项目。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6.2%,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医改目标全面实现,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基层、建立了药物招标采购新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西宁市和格尔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4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启动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制定了《推进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的意见(试行)》和《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改革做好了准备。开展第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改革,集中清理543项,取消57项,调整14项。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改组,设立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临空经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盐湖镁业公司、西钢矿业等增资和西宁宾馆资产重组工作。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青海企业在中小板上市零的突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2%。继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规范津贴补贴发放;西宁农商行挂牌开业,保险直投实现零突破。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6.7万户23.4万人办理了落户手续,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7.2万人,蓝印户口2382人。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新增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1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24亿美元,增长17.1%。青海藏毯产业基地成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硅系列产品、地毯、民族服饰等出口持续增长,藏绣饰品、藏式家具等文化产品首次实现出口。精心举办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环湖赛、藏毯博览会、清真食品展览会等重大经贸赛会活动,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升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58.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亿美元;非金融类实际对外投资11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3854万美元。与美国犹他州缔结友好省州关系,建立绿色合作新机制。国家交流和省际合作取得新进展,大美青海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八)玉树重建快速推进,重建任务大头落地

    把玉树灾后重建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多方面全力推进。按照“三个确保”要求,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年度重建任务。加强重建项目管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累计开工重建项目843个,占重建规划总数的66%,已完工项目158个。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占重建规划总投资的73.4%,当年完成投资158.8亿元。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开工率达到96.2%,完工率85.9%,大部分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搬入新居。大部分学校具备使用条件,干线公路和大部分电源工程开工建设,应急燃油机组投入运行,结古镇、隆宝镇供水设施实现供水,结古镇市政工程基本完成。做好捐赠资金对接,落实对接项目700个,资金78.54亿元。开展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