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日趋困难的同时,银行业的利润再创新高。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0412亿元,较2010年的7637亿元增长了36.33%。
但是,在利润高速增长的背后也有隐忧浮现。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4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环比3季度双升,这是2005年四季度以来的中国银行业首次出现不良双升。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银行业可能到了该埋单的时候。
另外一方面,在银行业整体暴利,从业人员高薪、高福利的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贷款难、贷款贵,储户长期忍受负利率的盘剥,这些压力在倒逼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倒逼监管层适度放松银行业管制,引进更加市场化的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
暴利:日均净利28.5亿元
银监会统计显示,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这一利润增速远远高于去年1—11月24.4%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也高于去年24.8%的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近三年来,银行业利润连创新高:2008年5834亿元,2009年6684亿元,2010年7637亿元,2011年破万亿……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银行业的净利润翻了将近一番。可喜的是,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速度比规模增长快,显示银行业获利能力显著改善。
中金公司表示,银行业的盈利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全行业净利润增速36%,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的17.4%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的25.35%。中金预计,2011年,银行业税前利润占全社会税前利润的比重将攀升到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上市银行的表现尚待年报披露,但公开资料显示,已有7家上市银行披露2011年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速均在35%以上。刚刚更名的深发展A一马当先,预计2011年净利润为100亿-106亿元,同比增幅在60%与70%之间。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则均预测去年净利润会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不久前,民生银行行长洪琦也曾公开表示,银行的利润高得吓人,都不好意思说了。
虽然,国有四大行尚无声息,但估计业绩不俗:而在英国《银行家》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上,工商银行从2008年开始已连续四年蝉联“最赚钱银行”,建行、中行去年也进入“全球前十强”。工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11年1—9月该行实现净利润1639.78亿元,按照9个月270天粗略计算,工行每天净赚6.07亿元。
中信建投预计,2012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20%左右。具体分解为:净息差从高2.7%回落到2.6%,降幅4%,对业绩的负面贡献为3.2%;新增贷款规模8万亿以上,增幅近15%,对业绩的正面贡献是12%;由于不良贷款额的增幅低于15%,不良贷款率将继续下降,估计从1%下降到0.95%,降幅为5%,对业绩的正面贡献是4%;非息收入增长40%,对业绩的正面贡献为8%。
息差:仍然银行暴利源泉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银行业的主要利润仍是息差。2011年,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仅占19.3%,也就是说利息收入高达80.7%,当年银行业整体的净息差高达2.7%,比上一年的2.5%提高了0.2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达到33.4%
瑞银证券估算,2011年商业银行36%的净利润增速中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净息差扩张及非息收入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提供14、10及11个百分点的贡献,另外成本收入比下降贡献净利润增速6个百分点;在不良率出现小幅反弹的情况下,银行在四季度加大了拨备的计提,该因素造成负净利润增速贡献4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认为,全年净息差从2010年的2.5%提升至2011年2.7%,是2011年净利润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分季度来看,净息差从一季度的2.6%稳步提升至二至四季度的2.7%左右。中金预计,受贷款订价能力下降影响,大银行的净息差将在一二季度见顶,而中小银行的净息差在去年四季度或今年一季度见顶。中金公司预计,全年平均来看,2012年上市银行(不含宁波银行)净息差将比2011年小幅下降4bp,其中大银行上升1bp,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别下降4bp和7bp。
中金公司判断,非利息收入占比全年提升1.8个百分点,但季度来看,非利息收入占比在去年一季度达到顶点,为20.8%,之后逐季回落。中金公司预计,受监管机构“七不准”,尤其是加大对息转费监管的影响,2012年非利息收入增速将有所回落,其中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速有望回落到20%附近。
瑞银证券分析师励雅敏预计,2011年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30%,其中小行增速要高于大行。励雅敏认为,2011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环比呈现逐季提升的趋势。估计在一季度银行分红之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下降约20-30个bp,但比去年同期仍将略有上升10-30个bp左右。
质量:不良贷款周期或至
但是,经历了三年的高速扩张后,银行业可能到了该埋单的时候。银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4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环比3季度双升,结束了2008年4季度来的连续季度双降势头。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全年不良贷款维持双降,但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季度环比上升4.9%。分机构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余额均出现了上升,幅度从2.7%至14.8%不等,其中农商行上升幅度最大,达14.8%,其次是股份制银行的6.0%。从五级分类来看,不良贷款的上升主要表现为次级类贷款的上升,新增次级贷款占新增不良贷款的90%。商业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从三季度末的271%进一步上升至278%。
“不良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上升4.9%至4279亿,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0.90%提升至1.00%。如果考虑到四季度一般是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最多的季度,则四季度不良贷款实际上升幅度将大于4.9%。”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判断。
压力:暴利倒逼利率市场化
一方面是银行业整体暴利,从业人员高薪、高福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普遍贷款难、贷款贵,储户不得不长期忍受负利率盘剥。
许多专家认为,要解决银行暴利问题,短期应采取存款单边加息的措施以改善负利率,长期应该及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则必须适度放开金融业的准入限制,引进更加市场化的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
目前,国内银行业存在严格的利率管制,这也使得银行能够获得超高收入。若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存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将更大,这会触动银行的核心利益。曾有某研究机构测算,如果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四大行去年整体的利息净收入可能会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
光大证券的研报表示,中国经济转型一旦成功,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有望从投资转变为消费。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转变到依靠消费,需要启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就触及到企业、政府和住户三个部门分蛋糕的问题。考虑到银行业利润的高占比,在需要整个企业部门拿出更多利润让渡给住户部门的时候,启动核心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平滑企业部门中实体经济部门利润下滑的冲击。
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也有明显的倒逼作用。过去两年,表外理财产品规模膨胀至3.3万亿。从国际上看,理财产品的倒逼效应与美国80年代初放开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