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上海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上海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01月18日 15:35   来源:解放日报   
     2011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促进经济转型,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制造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托“四个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进金融中心市场化、国际化建设,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继续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大力吸引境外成熟优秀企业发债上市,加强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研究筹建保险交易所。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为契机,拓展人民币跨境业务,支持推动跨境交易所交易基金、项目收益债券、石油期货、铅期货等新产品上市。推动金融税收、信用、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集聚总部型金融机构、功能性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建设。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启运港退税、报检报关“一单两报”等创新试点,加快发展航运经纪、船舶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现代物流等航运服务业。推动“三港三区”、北外滩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争取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有进一步突破。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内外贸结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实体贸易与网上贸易结合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落实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认真抓好国家层面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税制改革试点,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做大做强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认证、检测、评估等专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以及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会展业,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规划,有舍有取,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研究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抓紧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启动建设商用飞机发动机装试基地、民机航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等一批项目建设,密切跟踪上海数据港云计算服务平台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项目,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启动运作新材料等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电动汽车、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扩大应用的支持措施。

    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作业船等船舶产业,支持钢铁、石化产业等优化调整。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低效益的落后产能。

    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着眼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抓紧做好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开发,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世博园周边区域规划开发和建设,有序推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加快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推动大型会展项目尽快落地。大力推进迪士尼项目启动建设,加强周边区域整体联动规划。继续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优化发展。着眼于提升制造业能级、增强郊区经济实力,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链完善,加快推动临港装备、民用航空、上海化工区、国际汽车城、长兴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基地建设。

    (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优先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制度改革,统筹政府资金,改革投入机制与评估办法,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探索开展国有创业投资机构运作模式和评价体系改革。以张江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创新政策、资源等全覆盖,带动提升全市各类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区能级,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紫竹科学园区建设。充分调动区县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积极性,完善市区创新联动机制,启动实施区县“创新热点”计划。

    注重建设服务平台和营造创新环境。全面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建设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做好张江高新区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工作,鼓励商业银行发展科技专营服务机构,促进科技与金融更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标准、检测等公益性服务,建立健全产业应用技术体系。深化科技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聚焦国家战略,抓好国家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动相关专项任务落地,促进阶段性成果转化。加强前瞻布局,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世博成果集成示范,促进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半导体照明等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推进生物样本库、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等大科学工程和研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落实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构筑更加科学合理、自由宽松的人才制度环境,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高地。要诚心实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切实做到爱才、识才、育才、用才,求贤若渴寻找、发现和集聚人才,特别要扶持创业人才和培养使用青年人才,营造创新宽容的文化氛围,用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创新文化滋养、培育、激励创新创业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型高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首席技师培养三个“千人计划”,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引进人才居住证以及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相关政策,进一步解决好人才关注的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推进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力争在人才管理体制、出入境便利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化解民生难题,努力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让老年群体生活得到更多关怀,让青年人生活有更好憧憬,让全市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物价牵动千家万户,要进一步加大对物价的调控力度,切实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严格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稳定和提高蔬菜等农副产品自给能力,加强粮食购销衔接与供应保障,推动农商联手、产销对接,多渠道降低流通费用,加快建立主副食品价格稳定基金,保障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充分考虑群众切身感受和社会承受能力,加强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的监控。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坚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小额贷款运作模式,完善房租补贴政策,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和稳定就业的积极作用,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实施分类培训,鼓励和引导更多来沪从业人员参加上岗前定向培训和在职技能提升培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服务,将来沪从业人员全面纳入服务范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按照与国家制度框架相衔接的原则,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整合,逐步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公平的基本社会保障。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综合考虑物价等因素,统筹提高各类养老金和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建立家庭支出型贫困预警和综合帮扶机制。积极发展社区为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0个,为26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对孤儿和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与关爱。继续弘扬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22万套(间),供应1150万平方米、17万套(间)左右。继续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增加实物配租数量,实现廉租对象应保尽保。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进一步放宽申请准入标准。多渠道筹措公共租赁住房,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在有条件的区开展供应试点。加大动迁安置房供应力度。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万平方米,启动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按照国家部署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各项准备工作,抑制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基础性和功能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全面落实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高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新增40所幼儿园。注重教育公平,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将公办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分别从1400元、1600元提高到1600元、1800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着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兴趣和素养,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化部市合作,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发展、办出特色。扩大中职校免费教育范围,建设一批职业教育精品特色专业和课程,提高来沪从业人员子女报考中职校的比例。继续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扩大教育开放,加快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步伐。

    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市民提供,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季度推出改革方案。继续实施国家及本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立足于群众就医用药安全、实惠、方便,在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试点,引导合理就医,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优化医保监管和卫生监督,切实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试点。增加供给不足的医疗资源,满足市民对老年护理、康复、精神卫生等服务的需求。落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加快浦东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和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体质。推进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全力办好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深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和人口早期启蒙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和补助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切实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提高妇女儿童发展水平。

    (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推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加强社区建设,推动财力保障下沉和服务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条块协同机制,促进基层管理力量整合联动。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居委会自治家园建设,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支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村委会建设,基本完成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提高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率,探索建立户籍人口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制度。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大力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根本利益。贯彻落实劳动法规,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推进企业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劳动关系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加强物业管理、环境污染、医患纠纷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构建街镇综治工作中心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为群众维护权益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推进区县“信访大厅”建设,完善初信初访办理、第三方参与信访、信访事项终结等制度,更好地发挥信访了解民意、服务群众的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网上网下一体的治安防控网络,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推进行业协会等直接登记管理。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着力培育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发挥骨干作用,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和专业机构建设,深化和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六)加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顺应人民群众对世博后城市管理的新期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理为重,围绕安全、整洁、有序、高效、法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首位,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下,研究制定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的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细化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轨道交通、越江工程等重要设施安全管理。加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主动发现和预警机制,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强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增强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市安全设施装备水平。深化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加强实战演练,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巩固和放大世博效应,推动城市管理重心进一步下沉,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大顽症治理力度,实施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规范户外广告和流动广告管理,提高道路保洁质量标准。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完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健全城市管理维护投入机制,完善城市维护标准、规范和定额体系,增加市区两级城市维护资金投入。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推进政企分离、管养分开,促进服务市场竞争,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深化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管理和执法。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利用和管理。拓宽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形成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有效机制。

    继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黄浦江上游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浦东国际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建设,建成铁路金山支线改造工程,启动沪通铁路建设和沪乍铁路前期工作。加快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设,推进11号线北段、12号线、13号线等项目建设,深化5号线南延伸、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17号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S26东段、S6、崇启越江通道建设。建成军工路越江隧道,加快长江西路、虹梅南路-金海路等越江工程建设。

    (七)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率先构建“智慧城市”,始终在城市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现代网络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实现百兆宽带接入能力覆盖300万户家庭。继续优化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三网业务相互进入,支持融合型业务发展,新建覆盖1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加快建设新亚太海底光缆系统,海光缆国际通信容量继续保持全国50%以上。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

    大力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实施电子商务行动,大力推进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积极推进航运信息共享、物流服务等平台建设。实施数字城管行动,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智能电网等信息化工程。实施数字惠民行动,加快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下转第3版)

    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聚焦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强的领域,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物联网、新型显示、网络和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云海计划”,积极推进云计算在教育、健康、政务等领域应用示范。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等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八)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始终把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作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深入实践世博会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改造和管理,加快节能地方标准建设,新建高标准节能建筑60万平方米,对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应用。大力推进国家重大天然气项目配套工程,建成上海临港燃气电厂,推进闵行燃机电厂工程和东海大桥海上风电二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健全节能市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前置性能评制度,探索节能减排市场交易试点。鼓励和引导节水、节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循环经济试点。

    加强污染减排和防治,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污染减排目标管理,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完成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白龙港污水厂扩建二期工程、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郊区污水厂网及截污纳管等重点项目,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加快推进宝山南大和金山卫化工集中区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本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和工地、道路、堆场扬尘以及机动车鸣号、秸秆焚烧等污染源的监管和防治。加快推进中心城增绿、郊区新城建林和外环生态专项等工程,完成绿地建设10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00公顷。有序推进青草沙原水通水切换工作,让1000万上海市民喝上优质长江水,加强黄浦江上游等饮用水源保护,完成1000万平方米以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试点,加快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进浦东、金山、松江、奉贤等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九)以加快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加快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大力推进郊区新城建设。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同步建设,统筹推进郊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大型居住社区与新城建设。加快提升嘉定、松江新城综合功能,加快推进青浦、奉贤南桥、浦东南汇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金山、崇明新城和新市镇优化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向新城倾斜,继续推进“5+3+1”郊区三级医院和一批优质学校建设,完善大型居住社区市政公建配套。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结合地域特点,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和老集镇改造。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治理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自然村落保护、改造和整治,完成100个村庄改造、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优化郊区农村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继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新建高水平粮田667公顷、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000公顷,创建一批蔬菜标准园。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促进非农就业,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0万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建成以乡镇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积极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县实行奖励补助制度。

    (十)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是城市生存发展和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必须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手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继续推进惠民文化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结合世博场馆后续利用和郊区新城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地方志编纂。在城市更新中充分尊重、珍视城市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挖掘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文化精神。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根据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政策措施,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集团重组上市,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切实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鼓励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新的文化业态,促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规模扩大、层次提升。积极促进文化与创意、科技、金融、贸易相结合,加快推进“创意城市”建设,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统筹规划,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国家网络视听等重点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拓展文化产品流通和文化服务市场,加快集聚各类文化要素,增强资源配置功能。

    把文化人才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团队。按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