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6日 戴相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新世纪的前五年,是天津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胜利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使我们特别振奋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实现了全市人民多年的期盼,为天津发展提供了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鼓舞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目标迈进。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665亿元,年均增长13.9%,是十个五年计划中增幅最高的。人均生产总值4300美元,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725.5亿元,年均增长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39亿元,年均增长19.4%,比“九五”时期提高8.8个百分点。全市各类工商企业总资产17900多亿元,其中净资产7100多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4倍和1.6倍。
(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工业增加值达到1921亿元,年均增长17%。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1.6%。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4.8%。服务业增加值1485亿元,年均增长11.4%。商品购销总额8300亿元,年均增长27.7%。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渤海银行等7家全国性金融企业在津创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6.9%下降到5.3%。区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70%。郊区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城市化率达到46.5%,提高16个百分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80%以上完成公司制改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2%,提高16.9个百分点。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市场。对经营性国有土地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调整完善了市对区县的财税管理体制,区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滨海新区经济实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年均增长32%。引进内资800亿元。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34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2.1倍。滨海新区生产总值预计1600亿元,年均增长19.7%。天津港货物吞吐量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准箱,比“九五”末分别增长1.5倍和1.8倍,来自天津以外的货物占70%以上。天津海关进出口总额819亿美元,其中外省市货物总值占54%。开发区连续8年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保税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国保税区前列。
(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编上报了城市总体规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相当于“九五”末的全部通车里程。天津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竣工。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投资比“九五”时期增长1倍。海河综合开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津滨轻轨投入运营,地铁一号线建成试通车,市区快速路通车120公里。城市道桥面积增长61%,新增地下管网7000公里。全面完成海河干流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引滦水源保护工程。天津被国家命名为节水型城市。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被国家命名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完成了市区10条二级河道改造。环境空气良好以上天数比例达到81.6%。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三位。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000多项。专利申请增长2.7倍。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建成宽带城域网,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建成48所示范性高中,接受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超过75%。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市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建成天津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战胜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卫生防病中心等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创造了天津体育史上的最好成绩,天津女排连夺全国冠军。
(七)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39元和7202元,年均增长10.7%和10.5%。新增就业岗位9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解决了部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大病医疗保险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展到8个区县。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5.8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8.6平方米。初步建立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制度。3年综合整修旧楼区1800多万平方米,65万户居民受益。免费为320万农民进行健康体检。解决了27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升1.1%。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状况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八)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广泛听取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意见。自觉接受各种监督,认真办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和建议。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和提出一批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运行良好。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行政复议中心已经竣工。廉政建设、行政监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扎实有效。“四五”普法成效明显。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有多方面的深刻体会。主要是,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大气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用规划推动建设和管理,把握主动权,开创新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非常繁重;经济总量不够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个体私营经济比重偏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加。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滞后,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腐败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倾注了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得益于多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各区县、各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各界、各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各兄弟省市驻津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津部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天津建设的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