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云南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云南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01月30日 13:40   来源:新华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6日 秦光荣)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省人大代表予以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十一五"开局良好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全省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较好地实现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跨上1000美元台阶,实现了云南省经济发展上一个大的突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0.5亿元,增长26.5%;财政总收入88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分别增长16%和21.3%,财政支出893.5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存贷款余额987.9亿元和819.6亿元,分别增长19.1%和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9亿元,增长14.9%;进出口贸易总额62.3亿美元,增长3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分别实际增长6.7%和7.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人口自然增长率6.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1.9%...

    (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明显

    贯彻国家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数量上实现了占补平衡,保证了重大建设项目和城镇化发展用地。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信贷投向进一步向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倾斜。制定出台了一批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社会投资得到合理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扎实

    农村经济有新的发展。农业增加值751.2亿元,增长6.8%。粮食总产量154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畜牧、水产、林业、茶叶、花卉、药材、果蔬、酒类等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显著。乡镇企业继续巩固提高。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8万人。农产品流通日益活跃,供销社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四)工业经济实力增强

    工业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完成增加值1406.9亿元,增长16.5%。实现利税926亿元,其中利润35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实力增强,有8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云铜超300亿元,红塔、红云和云南电网超200亿元,红河烟厂、昆钢、云冶、云天化超100亿元。省属10户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大企业销售收入倍增行动目标。启动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2%,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累计撤并减少乡镇257个,在85个县进行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集体林权、农垦等改革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列入考核的企业改革面达97.2%,劣势企业改革脱困和关闭破产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企业办学校移交工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一批企业再融资工作顺利推进,云南盐化、世博股份成功上市...

    (六)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进一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云南-泰北、云南-老北、滇越五省市等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完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4.4亿美元,增长12.8%。稳步推进境外替代种植,在缅北、老北新种作物28万亩。完成对外投资8200万美元。新批外资项目201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亿美元,增长74.2%。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机电、磷化工、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以金属原材料为主的资源类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教育方面。"普九"县新增4个,达到116个;扫盲工作获国际阅读协会扫盲荣誉奖。建成40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改造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初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60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收杂费,260万贫困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120万学生得到生活补助。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393%。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招生增加3万人。云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一批高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部分高校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周边国家在滇留学生4600多人,与邻近国家合作建立了8个汉语培训中心和3个孔子学院...

    (八)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得到加强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完成营造林4307万亩。高度重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5000平方公里。开展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思小公路建设方式得到国家肯定。积极推进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矿山整治和资源整合,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出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完善节能考核和公报制度,20个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和城市全面启动。卷烟以及铝冶炼、锡冶炼、铜冶炼等工业产品单耗迈进全国先进行列。583个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九)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突出问题逐步解决

    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2万人。东川再就业特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9%。统一全省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遇及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制度得到巩固。重视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问题,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3.5万人。全省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到210万人。对城乡特困群众实施了救助。新建廉租住房11万平方米。提高了农村14.3万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

    (十)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

    在全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城乡文明素质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又有新提高。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接受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708件、政协委员提案740件,办复率100%...
   
    二、认真做好2007年工作,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工作的最后一年,我们要认真落实胡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再创新的局面。

    (一)立足科学发展,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争取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六个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坚持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

    (二)切实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和发展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1.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紧紧抓住"三农"问题这个关键,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做到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高于去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去年。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奖补办法,拓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把新农村建设试点与扶贫整村推进、扶贫易地搬迁、防震保安、工程移民结合起来,引导和组织省内企业开展"一企扶一村、共建新农村"行动... 

    2.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继续促进工业增长。巩固提升烟草产业,争取实现利税530亿元;加快推进铜、铅、锌、锡、铝等有色金属和大型磷复肥、煤化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电力装备工业,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光电子、现代医药、林浆纸、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视发展轻纺、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启动实施新一轮倍增行动,力争到2010年,省属10户大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在重点行业确立50户企业进行扶持。突出抓好重点工业园区和工业强县的培育工作。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完成1000亿元。加强地勘工作,加大矿产资源整合、整顿,严格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瓶颈制约... 

    3.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步伐。抓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进区域合作,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文化内涵。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办好2007年中国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继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体育产业化进程。着力抓好文化产业基地、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和民营重点文化企业发展。推进广电园区和影视产业试验区的建设... 

    4.加快城镇化进程

    坚定不移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重点抓好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和环湖公路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抓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积极推进大理、曲靖、玉溪、蒙自4个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和县城建设。完成一批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城镇道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支持旅游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进一步美化环境,展示良好形象。继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别,分步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中心集镇。创新发展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旅游小镇建设... 

    5.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大项目建设

    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抓好已开工铁路、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以及腾冲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抓紧小湾、溪洛渡、向家坝、景洪、滇东、小龙潭等重点电源项目以及骨干电网建设。推进煤炭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加原煤产量。开工一批重点建设工程。确保大理-瑞丽铁路和昆明-武定、石林-蒙自等高速公路开工。力争蒙自-河口、丽江-香格里拉、广通-大理复线等铁路和大理-丽江、保山-腾冲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昆明新机场,改扩建大理等6个机场。新建青山嘴等一批大中型水库项目。力争开工糯扎渡等大型水电项目... 

    6.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开放意识。扩大开放是云南展现特色、创造优势、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决实施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配置要素、创造多赢,以开放促开明、开放促开发、开放促发展、开放促文明。突出开放重点。在推进全方位开放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巩固和发展面向东南亚开放的现实优势,积极创造面向南亚开放的先行优势,深入开展南向互利合作,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实施一批项目。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友邻国家"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加快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建设...

    (三)高度关注民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云南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 

    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5.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 

    6.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