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云南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云南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3日 15:20   来源:云南日报   
    二、锐意进取,创造“十一五”新的辉煌

    “十一五”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诸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贸易投资日益活跃,有利于云南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业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有利于云南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储蓄持续增加,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城乡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十一五”期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开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2%以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得到加强,新兴产业健康成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就业继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低收入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推进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探索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和安置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供销社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积极促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尊重、保障和维护农民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权利。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搞好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整合协调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办法,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占耕地总面积80%以上。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抓紧实施水源工程,加快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40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新建100万件“五小”水利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建设高稳产农田500万亩。

    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实施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工程,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到2010年力争粮食产量达到1600万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稳定发展烟、糖、茶、胶、果等产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畜牧业、渔业、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重点建设10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培育500户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140个名牌产品,培植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骨干企业。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引导农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提升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体系,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开发研究。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兽药。健全和完善以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为重点的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初级卫生保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对特困户和五保户实行医疗救助。加强对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控。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继续发展农村通信、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大力普及农村沼气,降低和稳定农村电价,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努力完成2.7万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并把整村推进与安居温饱、易地搬迁、移民安置、产业扶贫、劳务输出、小额信贷、对口帮扶、科教扶贫、以工代赈等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坚定不移地建设工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继续培育和壮大现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林浆纸、光电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烟草及其配套、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医药、信息、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和造纸等10个重点行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基地。提高非烟工业比重,优化轻重工业结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开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积极发展规模经济,继续抓好行业整合、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大企业战略,优化工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行业结构,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聚集、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推进30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形成集约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区域合作,抓紧精品开发、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大项目的投入,建设一批重点景区和旅游小镇,全面提升云南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筑以昆明为中心、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国家级口岸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为节点,国际国内双向辐射的区域性现代物流网络。改造提高商贸、运输、邮政、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评估、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把节能降耗落实到企业,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立完善有偿获取资源勘探、开发权的市场化机制和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城市扩大试点,推广磷电、电化和林浆纸一体化等循环经济新模式。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努力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实行一湖一策,做好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排放许可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能力建设。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区开发,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努力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把以昆明为重点的滇中地区,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核心区和对内对外开放的中心;同时,依托连接广西、贵州、重庆、四川和西藏的交通干线,形成对内开放经济带;依托昆河、昆曼、昆仰国际大通道,形成对外开放经济走廊,促进全省经济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区打破行政区划,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积极开展地区间对口帮扶,形成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47个试点县发展步伐,严格实行省对县考核奖励办法,继续抓好专款切块到县试点,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构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力争有条件的试点县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办好30件惠民实事,推进25个边境县较快发展。发挥县域经济试点县和边境县的示范作用,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口岸经济、劳务经济和其他特色经济的大县、强县,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和边境经济的发展。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大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和4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州市府所在地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县城、中心集镇和边境口岸城镇建设,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空间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网状城镇发展体系,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鼓励和支持城市之间开展分工协作,打造滇中等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城镇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市政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在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保证如期完成边疆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努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发展高等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完善公共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9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以上。

    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点加强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各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使人才的规模、素质和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10大重点行业,实施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行动,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保持和提升云南支柱产业、重点领域的科技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普工作。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善科技发展环境。繁荣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加大科技投入,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5%。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放松,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动摇,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贫困县“两馆一站”和“百县千乡”文化工程,抓紧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发展社区文化网点,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和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享受到高质量、低成本的文化产品。注重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大力推进文化遗产地、文物、民间艺术、文化传人等的保护或传承,扶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项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档案馆建设。做强做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产业,重点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发展较快的新兴支柱产业。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公益性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大力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重大疾病医治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对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能力。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药事业。继续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优免补”政策,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使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6.08‰。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认真研究制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政策措施。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承办好2007年全国残运会,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五)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准确把握调控的重点和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好“双百”重点工程,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投资规模力争超过1万亿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大通道”建设为核心,加快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要积极推进东、中、西三条出境铁路建设,改造贵昆、成昆、南昆等出省铁路,建设丽江─香格里拉铁路,做好昭通─攀枝花─丽江等铁路的前期工作。公路要积极推进国道主干线及西部开发通道建设,力争2007年末实现出境、出省公路的高等级化。改造县际公路和县乡公路,提高油化、硬化水平。民航重点要迁建昆明国际机场,扩建西双版纳、丽江、大理支线机场,新建腾冲机场,继续开展红河等机场的前期工作。水运要以水富、富宁、橄榄坝等港口建设为重点,建设金沙江、澜沧江、珠江3条水运航道,积极推进中缅陆水联运和中越红河航运。水利要加快推进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建成麻栗坝大型水库和20件中型水库,新增蓄水库容10亿立方米。认真做好滇中调水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小型水利,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市政工程,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高速灵活、安全可靠的邮政通信、宽带传输和用户接入网络。建设区域性国际出入口通讯局,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加大产业建设投入。能源要以“三江”水电开发为重点,加快建设溪洛渡、向家坝、金安桥、糯扎渡、景洪等大型水电站,协调发展宣威电厂七期、巡检司、镇雄电厂一期等大容量主力火电,积极发展中小水电。到2010年,水、火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168万千瓦和1480万千瓦;加快省内骨干电网和出省、出境电力通道建设,云电外送规模达到1380万千瓦;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小煤矿,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等各种新能源。争取建设油气管输工程和炼化基地。围绕加快工业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好前期工作,增加项目储备,适时推出成熟项目,强化资金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更加注重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以及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和基层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施城乡福利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基层政法部门工作条件,提高装备水平。建设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大省标志性建筑。

    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继续推进铁路、地方电力、城建、矿业、公路、旅游等专业投资公司的组建和规范工作,搭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扩大投资。加强银政银企合作,争取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