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增加值57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4亿吨,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0.90亿吨,增长24.3%。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4.84万标准箱,增长33.0%。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其中轿车81.06万辆,增长29.0%。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43.83万辆,增长28.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88亿元,增长21.8%;电信业务总量304.42亿元,增长12.7%。全年局用交换机(含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175.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50.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9.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51.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18.2万户,年末达到2532.7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18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60.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69.16部/百人。
全年入境旅游者人数30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2亿美元,增长30.3%。国内旅客17257.4万人次,增长22.6%,国内旅游收入1209.46亿元,增长34.7%。旅游总收入1277.81亿元,增长34.1%。
八、金融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4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27.97亿元,比年初增加1724.46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453.20亿元,增加1717.7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646.43亿元,比年初增加1663.06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408.54亿元,增加1537.51亿元。
年末上市公司(A股)数量29家,市价总值1197.7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21.1%。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9.06亿元,增长20.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6.71亿元,增长18.3%;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6.88亿元,增长14.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8.81亿元,增长32.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35.55亿元,增长38.2%;寿险业务给付18.39亿元,下降32.1%;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4.87亿元,增长0.4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0.79万人,在学研究生2.26万人,毕业生0.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83万人,在校生60.01万人,毕业生15.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招生37.38万人,在校生95.62万人,毕业生21.2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8.3万人,在校生77.4万人,毕业生23.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8.86万人,在校生200.83万人,毕业生62.4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2.67万人,在校生427万人,毕业生70.2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4万人,在校生1.38万人,毕业生0.1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4.25万人。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实现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零”突破。
全年自治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577项,资助经费31700万元。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270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4200万元;自治区主席科技资金500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508项。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广西依托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建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13家。全年专利申请量8106件,比上年增长58.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757件,增长75.2%。全年授权专利440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34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7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6%。
年末全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701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8个。全区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已累计完成对635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8.91万台(件)。全年自治区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33次,警报110次。全区共有地震台站8个,地震监测台网6个。全区共有海洋观测站5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8个,文化馆122个,博物馆64个。按呼号分,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16座,电视台15座,广播电视台75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38.7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82.54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全年生产电视剧114集。出版各类报纸6.98亿份,各类杂志0.42亿册,图书2.5亿册(张)。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1.44万卷(件)。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67个。其中,医院465个,乡镇卫生院12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209个,村卫生室233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0个。卫生技术人员20.3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38万人,注册护士7.65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12万张,其中医院9.57万张,乡镇卫生院4.55万张。全年全区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7.25万例,报告发病率809.36/10万,报告死亡率5.6/10万。
全年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8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9枚,铜牌2枚。有1人创1项全国纪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51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46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4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万人,出生率13.71‰;死亡人口31万人,死亡率6.04‰;自然增长率7.6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为4754元,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4元,比上年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7433元,增长4.8%。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11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食品类支出1845元,增长1, 0.1%;衣着类支出124元,增长1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242元,增长25.3%;医疗保健类支出301元,增长31.6%;交通和通讯类支出385元,增长2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219元,增长19.8%;居住类支出1019元,增长47.1%;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77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48元,增长, 11.8%。其中,食品类支出5074元,增长16.0%;衣着类支出1019元,增长10.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85元,增长3.7%;医疗保健类支出779元,增长24.6%;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001元,增长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503元,增长20.8%;居住类支出1238元,增长6.1%;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349元,增长6.5%。
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3.8%,城镇为39.5%。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3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平方米,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1平方米,增长1.6%。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3.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4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32.2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51.4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981.32万人,增加46.1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7.2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4.1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28.77万人,增加1.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240.77万人,增加2.3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72.52万人,增加36.8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2.55万人,增加11.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43.77万人,增加25.32万人。年末全区共有10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65.39亿元,受益人数3086.39万人。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799.22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5.22万人。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439个,床位5.3万张,收养救助各类人员3.6万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1123个,床位2.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8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08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39个,社区服务站285个。年末57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323.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2万人;31.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减少0.2万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10.6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46.7万人次;资助23.1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258.3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8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1.0%。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41万公顷,增长31.1%;房地产用地0.31万公顷,下降15.4%;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1.09万公顷,增长1.9倍。
全年水资源总量1314.6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265.8毫米。年末全区33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66.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少蓄水64.7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05.4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1%,工业用水增长0.3%,农业用水增长0.8%,生态补水下降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28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5立方米。人均用水量660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9.4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1.05万公顷。全区已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个。全区建成自然保护区达到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5.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5%。活立木蓄积量6.21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6.13亿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52.08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326.67万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1273.33万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为20.3℃,共有3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广西。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59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3.3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6.1%。
13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7.9%,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6%,下降7.2个百分点。
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92.9%;有1个城市为三级,占7.1%。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的有12个,占85.7%;轻度污染的有2个,占14.3%。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35.9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提高19.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2%,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831人,比上年下降4.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4人,下降22.6%;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84人,下降6.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55人,下降10.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4.21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从2011年开始,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5]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6]常住人口指在广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广西、外出广西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7]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