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2月24日 李克强)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力争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此,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使非农劳动力成为劳动力的主体,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超半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工业化。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7‰以内;城镇化率达到33%;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
上述预期目标,既是积极可行的,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我们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增强信心,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坚持这一方针,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内陆省份意义尤为重大。要继续立足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较快增长。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按照国家确定的重点投向,选好项目,争取国债资金支持,确保在建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新开工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项目。配合国家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快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编制黄河滩区综合开发规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抓紧昭平台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搞好洪汝河、小洪河等重点河道治理,开工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加快燕山水库、河口村水库前期工作。抓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完成38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新建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80万常年缺水人口的吃水困难。推进交通项目建设。确保驻马店至信阳、郑州至少林寺两条187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新乡至郑州、许昌至南阳、鹤壁至濮阳等12条845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能源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县城电网改造工程。配合国家基本建成西气东输河南段主干线,建成地方支线管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心城市水源改造和严重缺水县市供水项目建设,新建一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逐步形成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有效调控的新型投融资体制。用好省融资工作专项资金,扩大引资规模,启动社会投资,力争交通、城建、旅游等领域的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配套改革,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省里拿出8亿元对粮农进行补贴,并探索直接补贴办法,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提高种植业收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和支持农民外出务工,做好务工服务,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依法查处拖欠务工人员工资行为,保证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实现65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所有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三有一不”真正落到实处。
努力扩大就业,增强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重要职责,将控制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纳入工作目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加快建立省、市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再就业援助资金。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培育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继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对有特殊困难的城镇家庭,采取临时救济、减免学杂费、提供廉租住房和动员社会力量帮扶等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要努力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加强城乡市场、道路、水电、通讯、医疗、教育、文化等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改进消费服务,使广大群众更加放心、方便地消费。
(三)做好财政金融工作,支持扩大内需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优先安排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增加的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实行零增长。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强征管,强化稽查,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扩大内需的支持作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发展消费信贷,增强居民购房、买车等方面的消费能力。
调整结构 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途径。必须把调整结构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进一步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抓好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实施优势畜产品区域开发,加快一批牛羊饲养基地和黄河滩区奶业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畜禽养殖规模,增强优质畜产品加工能力。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林果、花卉、中药材等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和创汇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生物和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
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食品工业向品牌和规模优势转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推进生物技术、新材料、现代中药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推行清洁、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作用,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机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发一批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提高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面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发展服务业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加大旅游业投入,继续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产业。加快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发展住房二级市场,消除房改房上市交易障碍,促进房地产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推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领域和条件,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河南开展业务,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方针,加快推进城镇化。围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郑东新区、绕城高速路建设和现有城区改造,增强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辖市发展,形成若干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好鼓励农民进城的各项政策措施,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人员原则上都可在城镇落户,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
加快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使改革实现新突破,开放形成新局面。
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采取改组、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政府设立的结构调整和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资金,在使用安排上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领域,使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现公平竞争,在政策上一视同仁。
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对已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工作,防止反弹或变相增加新的审批项目。继续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服务方式,健全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集中审批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抓住机遇,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充分利用市场、区位等比较优势,吸引国外制造业向我省转移,发展销地产和出口加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领域运用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企业购并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落实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政策,选择一批优势企业和项目,公开对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招标转让股权。
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调整出口结构,增加机电产品和大宗农副产品出口。引导优势企业采取贴牌生产、原产地认证等方式,进入跨国采购和国际连锁经营体系,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利用好郑州铁路东站、新郑机场两个一类口岸,大力推行“一次报关报检”的通关模式,争取开通郑州至汉城国际航线。加快郑州出口加工区建设,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投资办厂。切实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应对工作。
充分利用和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注意吸引东部非公有制经济来我省投资兴业,促进我省所有制结构调整。巩固中部市场,扩大西北市场,开拓西南市场,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营销网络和原料基地,提高我省产品在中西部市场占有率。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继续开展企业经营环境等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制止对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实施企业信用公示制,提高企业和个人诚信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
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安排好各项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培育和发展重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重点学科、重点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与国内外名牌大学合作办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建设一批示范性高中,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新区等高校扩建工程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造就一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不拘一格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氛围,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老龄工作,提高老龄人口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保护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和城乡绿化,抓好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水清、天蓝、大地披绿。
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和落实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事业,保护利用重要文化遗产和文物,弘扬中原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改善城乡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调整文化、体育等产业的组织结构,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继续做好侨务、对台、气象、地震、人防、测绘、参事、史志等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尊老敬贤、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继续开展“热爱河南,增辉中原”、“道德规范进万家”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认真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增强公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政府立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法规、决定和决议,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关心、支持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好战备训练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安置好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暴力犯罪,严惩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依法惩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建立反恐怖斗争工作机制,及时打击各种恐怖活动,确保一方平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李克强省长在谈及过去五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主要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社会投资尚未全面启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慢;部分县乡财政仍较困难;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予以解决。
(责任编辑: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