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0年赵本山与宋丹丹合演的小品《钟点工》吗?“再唠十块钱的呗!”“你就是老年憋屈型”,“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一部《钟点工》诙谐地反映了老年人独自在家的孤独和无助。如今,现实版免费“钟点工”在沈阳市铁西区启明社区上演,而且还是“组团陪聊”。
崔汝棠如今可是沈阳市铁西区启明社区家喻户晓的人物,特别是有退休老人的家庭,崔汝棠更是他们盼望的贵客。作为社区老年陪聊队的队长,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为空巢老人解闷。
“起死回生”的“陪聊”
老崔今年76岁,身体健硕。 1992年退休后,他就一直想为社区里的老人们帮点忙、干点事。直到2005年的一天,他终于找到了方向。
当时,崔汝棠得知附近有一位离休老干部因疾病有了自杀的念头,他想去看看究竟为什么。崔汝棠来到老赵家,才知道他的老伴过世了,自己又因病双目失明,每天只能靠收音机度日。虽然儿子也常来照顾,但白天的孤独实在难以打发。久而久之,老赵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给子女增加负担,没什么意思,于是就想到了轻生。
从那以后,崔汝棠就天天往他家跑,陪他聊新闻、说旧事、唱小曲,还常常给他送饺子、帮他理发。慢慢地,老赵有了生活的信心。一天,老赵生了重病,儿子忙活着送他去住院。正巧,老崔来了。老哥俩聊了一会儿之后,本来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的老赵被老崔逗得哈哈大笑,竟然自己下了床,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儿子回来了,说已经把手续办好了,老赵却说:“不用去住院了,你崔叔陪我聊一会儿,感觉好多了,不难受了!”
老赵的儿子惊讶地对老崔说:“崔叔,你真是灵丹妙药啊!”当即便将家门钥匙交给他,让他以后常来。
这件事在崔汝棠的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原来精神作用这么巨大!老人们是多么地害怕孤独、渴望陪伴啊!于是老崔下定决心,要将“陪聊”进行到底。
着手准备“组团”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于是老崔就想组织个陪聊队。他把这个想法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沟通,社区书记立即说:“老崔,你这想法太好了,咱们社区的特点就是空巢老人多,要是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自己帮自己,那就太好了!”就这样,“崔汝棠老年陪聊队”产生了。截至目前,陪聊队的成员已经扩展到了20多人,很多本身就是病人的老人,在经过陪聊“治疗”后尝到了甜头,也主动加入了陪聊队,开始帮助别人,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
陪聊队里有一名队员叫李雪梅,今年73岁了。退休后,老李一直想不开,心情郁闷,身体也不好,加上独自一个人生活,总是郁郁寡欢。崔汝棠就带着队员去她家陪聊,对她说:“老李,你的条件多好啊,退休金多,子女也孝顺,只是白天寂寞了些。我们就是来陪你聊天的,你不知道吧,最近好多新鲜事呢……”一段时间后,李雪梅对老崔说:“我要加入你们的陪聊队,以前我可是沈阳市劳模,我有能力帮助别人,以后我们这个单元的空巢老人,每天由我来陪!”加入陪聊队的李雪梅,就像是再次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一样,她家住9楼,现在这个单元2楼和5楼的空巢老人就是她每天必去陪聊的对象。
“备课本”用了上百个
随着陪聊对象越来越多,简单的家长里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崔汝棠开始“备课”。收音机里、电视机里得到了有用的信息,他就立即用本子记录下来,还订阅了《晚晴报》、《新铁西》、《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健康报》等报纸杂志,每天早上七点半,崔汝棠会雷打不动地读当天的报纸。读后还要画出重点,列出提纲,准备当天聊天的内容。他还参加了铁西区老年大学,学习知识再回来教给那些需要的老人。光是“备课”用的白纸本,崔汝棠家就有上百本。
老人们对陪聊队员十分信任,有的竟将医保卡、领取养老金的本子、存折密码都告诉了陪聊队员,让他们帮助取款缴费,真正成了自家人。陪聊队的队员们从事什么行业的都有,不仅陪老人聊天,还帮老人剪发、买东西,甚至进行各种咨询服务。社区有一位老太太,老伴去世后,因为房产证写的是老伴的名字,又在儿子儿媳手中,儿媳就说房子由他们继承,老太太“不是这家的人了”,要把她赶出去。陪聊队知道这事后,一位退休前在法院工作的队员立即对这个儿媳说,配偶享受第一继承权,不是房产证在谁手里房子就是谁的,房子还是老太太的,至于老太太百年之后,房子由谁继承,要由老太太说了算。最后,这场纷争不仅解决了,婆媳关系也改善了不少。
如今,想要陪聊的老人越来越多,“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都不够用了,社区就特别腾出了地方,每周两次让老人们来这里“集体陪聊”,老人们的问题解决了,整个社区的欢笑声也增多了。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老人,我也孤独,我也寂寞。我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我,为什么我们不把大家都组织到一起呢?老年人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陪伴,特别是同龄人的陪伴。组团聊天,娱乐自己又帮助他人,真的挺好。”崔汝棠说。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