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个人与一所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学校

2012年04月10日 14: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晓玲

 

给自己一个坚定的背摔,是李涵对学生最大的信任。

 

    因为采访班级组改革,记者来到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而当真正走进这所学校时,记者发现,这所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远不止于此。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每一项改革几乎都是伤筋动骨式的、不断逼近教育内核和顺应学生发展天性的教育规律探索过程。这不得不使我们在肃然起敬的同时,萌生了探究发生在这一切改革背后深层原因的想法——

    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张照片,让记者久久不能释怀。整个画面上,看似娇小柔弱的李涵校长毫无畏惧地给了自己一个背摔,而在下面托起她的,是一双双坚定地握在一起的学生的手;

    有一个场景,让许多人为之动容。野外拓展训练,浑身泥泞的学生互相托举着,帮扶着,一个接一个攀爬过4.2米高的团体墙;队伍中,他们瘦弱的女老师半蹲着身体,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了最后一名学生。

    有一个细节,让更多的人不能不对这所学校肃然起敬。每年6月底的“感谢有你”毕业典礼,学校邀请全体毕业生家长参加。活动中播放学校用3年时间积淀、又用3个月时间精心制作的毕业纪念光盘。光盘记载了学生3年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无一疏漏。毕业典礼上,当大屏幕上播放着学生在学校“贴吧”上的深情留言,当学生打出“老师,我们爱您”的横幅时,还有什么能比这一刻更令人心动?当会场最后响起学生熟悉的上下课铃声时,近千人的会场静寂无声,眼角止不住的泪水,流淌的是学生对学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恩……每年12月的学校艺术节,一些已经上了高中的学生会寻找各种理由、甚至不惜“翘课”回到自己曾经初中3年的母校,就是为了再看上一眼留在记忆中这似曾相识的温暖一幕……

    1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能够在学生心底留下如此深刻的成长印记?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校长,能够在不足8亩地的校园创造出如此教育奇迹?

    还是不妨先来听听李涵校长的心里话——

    “校长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改变师生在校生活状况,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阳光灿烂地工作与成长”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如何做?这是近些年反复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几乎每天,我都会这样追问自己。

    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了15年,我曾经自认为了解教育、熟悉教育、明白教育。走到校长岗位后,我努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办教育,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社会公认的办学成效。但在越来越多业内专家、社会人士肯定学校成绩的今天,我却有了越来越多的自我质疑。面对学校每一项教育教学举措的实施,我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的深深敬畏和思考,促使我不断进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探索。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成立于1998年,是一所由河南省教育厅直管的公办初中校。由于地处省直行政区中心位置,学校校园面积很小。政府在校舍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该校大力支持,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但并未给学校丝毫“特权”。这所学校的学生均是划片入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在划片之列,生源参差不齐,甚至有个别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学生。但我常常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张教育名片,人们会从我们身上感受所在学校、所在地域、所在国家的教育,模范地遵守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激发每一个学生去发现他们内在渴望学习的热情,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旅程,让学生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学习,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2002年出任校长后,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为学校定位,如何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与追求。初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的精神世界无垠又有限,如果我们用善良、智慧、真诚和美去充盈学生心灵,一切龌龊黑暗的东西就会失去存在空间。刚毅的人格、正直的德行、发展的个性会成为支撑学生未来自立和发展的信心,这样的学生才能够做最好的自己。经过反复讨论,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逐渐形成共识,“让每个孩子阳光灿烂地成长”成为学校的工作目标与追求,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重要准则。

    我们按照这样的理想办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和社会声望迅速提高。经过不断努力,学校以划片生源创造出了一流的学业成绩,成为家长、社会心目中的优质品牌学校,更成为毕业生魂牵梦萦的心灵家园。能得到社会、学生和家长这样的肯定和赞誉,这是我和我的老师能够年复一年坚守在学校、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的最大精神动力。

    教育必须适合学生天性,涵养学生德性,发展学生个性,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与感受。“天性、德性、个性”体现了教育本质,也蕴含了学校教育的各种矛盾。我希望自己能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教育,能把学校管理建立在对教育清晰认识的基础上。

    如果说,第二实验中学是一艘船,那么我和我的老师就是船上的纤夫。我们合力划桨,一步步地推着学校往前走,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不懈努力,一点一点改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一点一点促进老师专业发展,一点一点把教育的效益落实在学生的发展上。

    2从2002年做校长,到2004年领着老师进行有效教学探索开始,李涵在二实验的改革一发不可收。但无论怎么改,改什么,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那就是,任何落不到学生发展上的改革都不是真改革。

    那么,学生眼里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实验是个跑1000米要绕13圈的小地方,却装下了我们今生今世最璀璨的年华和最美好的记忆。”

    初三学生朱兆青,她是这样描绘自己学校的——

    我的学校坐落在郑州市纬二路上。上小学时,我经常路过这里,常听人们说这个学校没有早自习、晚自习,双休日更是全部给了学生。再后来,我就来到了这个学校,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叫素质教育。

    先说说我们学校的大门吧,经常有人会问,一个省教育厅直属学校,为什么校门都没有别的学校那么醒目、那么气派风光?在一次交通安全学习时,老师终于告诉我们答案:“为了不让你们一出校门就是车水马龙的大街,学校把校门改到了侧面。放学时,先经过一条小路,缓冲一下,这样会减少交通伤害,使你们更安全……”我恍然大悟,原来学校放弃校门面向大马路的气派风光,是因为学生的安全。小道迂回,温暖却直通我们的内心。

    我的学校会唱歌。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校园中飘荡的那一串串空灵的音符,让脚步变得轻快。渐渐地,我不再只知道流行音乐,开始逐渐认识了巴赫、莫扎特、肖邦、亨德尔,还有班得瑞。在这些大师的音乐中,我找到了自然的声音,发现了音乐的美妙。

    在这个校园里,还有和乐章一样美妙的“音符”在跳动:每天早上,面带微笑迎接我们入校的校长;军训时,烈日下与我们一起坚守的班主任;快乐营里,信任背摔时老师用手臂搭起的“安全网”;作业本上,老师亲切的批语;生日那天,老师送给我的生日诗;紧急疏散演习时,最后一个下楼的老师的身影;中招体育考场外,老师那一双双充满关怀与鼓励的眼神……这些,总能使我的心迅速平静下来,像是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我最想说的,还是记忆里永远矗立的那堵拓展训练基地中的团队墙。当激昂的冲锋号角响起,当我们的脚踏在同学蜷缩的脊背上奋力向上攀登,当我们被身后无数双手奋力向上托起而即将成功跨越这堵高墙,当最后一个背上被踏上了无数脚印的同学被老师默默地吃力托起的那一瞬,我们感动的泪水恣意奔涌,我们扑向老师的怀抱。那一刻,所有的误会都没有了,所有的感激让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其实,我们不缺乏真情,而是缺乏真情流露的机会与勇气。这样的经历,给了我们宣泄真情、表现勇敢的机会与勇气,它让我感到一种沸腾的团队精神被永远地注入了灵魂之中,凝结成一种自信与责任……

    走出校门的学子们回望母校,感受到的,是一种滋养他们生命的不竭源泉。下面摘录的,是毕业生写给母校老师的信,有的是在学校“贴吧”上的留言:

    “感激给了我3年扎实基本功,教会我什么叫做‘认真’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迷失了,我起码知道,还有这样一片乐土,仰着最青春纯真的笑脸,给将要在人生中搏击的我们以安定的力量。”

    “我大学读的是医科,可能再选择也不会去当老师,但初中3年让我从此对‘学校’和‘老师’有了一份格外的尊重。”

    “二实验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原来我一直以为这里只是校风好,现在才意识到不只是校风,还有理想。二实验尊重理想!我们的成绩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热情比任何同龄人都高。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快乐时光全部在那里。”

    “二实验是个跑1000米要绕13圈的小地方,却装下了我们今生今世最璀璨的年华和最美好的记忆。”

    “在二实验的时候,我的生活就是37°,这个温度太适宜以至于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当现实生活开始冷热不定的时候,我才知道它有多珍贵。”

     3李涵和她的老师究竟使用了怎样的魔法,让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学生不仅快乐地度过了初中3年时光,而且还如此心存感念,使学校成为一生温暖的记忆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里有高效课堂、有学生不忍割舍的一门门精彩课程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对学生智慧的提升、理智力与判断力的形成和好奇心与敏感力的培养,都是学校必须做的事”

    这里,有一张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2004年,在全省率先取消学生早读、晚自习和节假日补课,开始进行有效教学探索。

     2005年,深入研究课堂,通过密集听课评课,制定“有效课堂评价标准”,优化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构建高效课堂。

     2006年,强化校本教研,开展学科能力建设。

     2007年,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基础上,以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为抓手,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2008年,梳理和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与学科能力建设阶段经验。

     2009年,取消学科自习。开始“应用直观数据统计图表分析教学质量变化”和“应用双向细目表编制完善题库”改革,进行分层命题尝试。

     2010年,制定学科学习“金标准”。在具有普适性国家课程标准之上,提出学校作为省级实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建立教师命题考核机制。开展小、初、高衔接教学研究。

     2011年,设计有效作业,不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不给家长布置签字任务。开展班级组建设。开设课程超市。开展同课异构说课比赛。组建教师社团。成立家长委员会,拓展教育资源。

     2012年,制定教师课堂教学细节,完善教师教学行为;探索形成有效教学学科模式……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在李涵的带领下,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每一项改革都是伤筋动骨、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的革命。这其中又需要何等的勇气、魄力和坚韧。

    在整合课程、探索有效教学的同时,二实验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校园内形成人格相互影响、行为相互迁移、意识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学校组织“赏识教育快乐营”,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学会承担;学校珍视初中生活对学生一生的影响,精心拍摄记录3年校园生活点点滴滴,给每一个学生制作毕业光盘;学校还组织才艺展示,组织“图书漂流”,开展每周校园新闻播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组织主题班会,成立学校爱心基金,组织爱心义卖……在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实验的家长非常有心,他们曾经算过一笔细账,自打学校取消早晚自习和节假日补课之后,整个初中3年下来,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少上了一年半的课。但李涵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而是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拓展能力和感兴趣的事情上。

    事实上,在李涵心里也有一笔明细账。有效教学的建立、课程资源的整合、命题水平的考核、有效作业的设计、课程超市的开发等,在学生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发展的背后,是全体老师大量的艰辛付出和智慧结晶。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该校曾进行过相关数据比对,结果表明,二实验学生身高平均增长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5cm,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1%,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6%。一系列数据显示,二实验以划片入学的生源取得了一流办学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真正实现了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地成长,而不是满脸倦色地去争第一的教育理想。

    李涵始终认为,教育就要使学生有能力准备胜任还不存在的工作,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而学校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学生智慧的提升、理智力与判断力的形成和持久好奇心与敏感力的培养。

    链接

    整合课程,不再让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生心灵“浇筑”水泥

    当大量相同的知识点以不同身份和面貌出现在不同学科时,势必造成学生在反复学习中降低兴趣甚至厌学,为此,李涵下决心带领老师整合课程资源。几年下来,该校已形成“学科内整合教学资源”和“多学科专题整合教学资源”的教学特色。

    整合学科内课程

    例如,数学组把初中3年共37章198节346课时教学内容逐一进行分析研讨,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新整合为五大知识块:统计知识的整合、概率知识的整合、《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和《证明》(1)的整合、生活中轴对称和《证明》(2)的整合、《四边形性质探索》和《证明》(3)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跨越学段重新组合,避免了知识重复和学生时间上的无效消耗。

    开发校本课程

    该校从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黄河入手,开发和实施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黄河》。每年10月,学校八年级学生都会在相关学科老师带领下,来到黄河岸边广阔的自然课堂开展这一课程。面对黄河,语文老师带领全体师生以气势磅礴的诗歌朗诵——《黄河颂》,拉开综合实践课程的帷幕;音乐老师带领全体学生放声高歌《黄河大合唱》,则引出了物理老师关于声学的问题,而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现象又引出了物理学科的光学问题;在光与影的探讨中,美术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如何用摄影绘画来记录和展示黄河之美;生物老师湿地生物形态的话题又引出了地理老师对黄河地理特点的分析;黄河悬河的地理特点,引发了历史老师关于黄河是母亲河也是灾难河的话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不仅亲近了自然,还亲身体验了摘石榴、挖红薯、刨花生、摸小鱼等农业劳动,黄河岸边洒满了这些城市孩子的汗水和笑声。黄河湿地动植物标本制作展,物理学科声光现象搜集展,花生、红薯等农产品加工分享活动,黄河摄影绘画作品展,黄河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反思、论文展等活动,让一个年级的收获又扩大为全校师生共享的成果。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其中得到锻炼,实践能力在体验中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在探究中不断升华。

    创设“1+1”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研究表明,个性特长的学习与发展在经历最初兴奋期后面临的是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措施,多数人都难以坚持。为此,李涵提出构建“1+1”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通过限制性的选修课程,确保学生完整经历某种个性特长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长。其中第一个“1”,是指一项全年级学生都应掌握的独特技能。比如,在美术方面,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线条画”;后面的“1”,是要求学生每人具有一项适合自己的独特技能。再如音乐学科,学校发现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上了9年音乐课,但90%的学生仍不会识谱。为此,音乐学科的“1+1”就拟定为“识谱+基本素养”。通过这样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现在都能独立、自信地识谱。不仅如此,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参加舞蹈、器乐、戏曲、相声、小品、课本剧等方面的活动和演出。

    学校要求将学生共同的技能学习列入必选课程,建立相应的学习标准并融合到毕业标准中;每人不同的技能则列入选修课程,只要求每人都有但不要求有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6个“1+1”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