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八大经济区”,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更快发展、更大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持以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为牵动,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龙江发展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建设大水利,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江河水源控制、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田、高产稳产田。普及应用大农机,推进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快装备大马力农业机械,积极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提高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大科技,建设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加快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广泛开展大合作,促进垦地、林农以及金融、农机、水利、科技、畜牧等涉农部门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提高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组织程度。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扩大优质、高效、环保、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果蔬、花卉、蓝莓、木耳、北药、苗木等高效优质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棚室经济和林下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深入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战略工程,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下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和畜产品对外出口基地,持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努力发展北方寒地淡水养殖,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龙江渔业。加快发展农村商贸、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广开农民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垦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做大做强北大荒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大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为牵动,以重点产业大项目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做强做大装备、能源、石化、食品等支柱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钢铁、医药、食品、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产业集中度,加速发展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十大重点产业”,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实施一批产业大项目,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和集聚功能,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金融保险、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养老、健身、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加快发展旅游业,完善冰雪、生态、边境三大旅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大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上大项目、上好项目,让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龙江经济腾飞提供强力支撑!
三是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和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龙江现代化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加快城市提档升级,积极构建哈尔滨大都市圈,推进哈尔滨、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建设,打造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和鹤岗区域中心较大城市,建设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东部中等城市带,塑造伊春绿色林都新形象,繁荣黑河边贸旅游明星城,加快绥化、加格达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垦九三管理局和绥芬河、抚远、北安现代化新兴城市建设,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子。努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功能,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加快垦区、林区小城镇建设,率先实现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旅游名镇建设,完善功能,创出品牌,成为新的发展支撑。全面完成双峰农场与裴德镇、鹤山农场与双山镇场镇共建试点任务,基本实现沿乌苏里江四县(市)率先实现区域城镇化。增强新农村示范引领作用,抓好中心村和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进一步完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重点推进铁路客运专线、准高速铁路建设及铁路扩能提速改造,加快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2小时经济圈。统筹抓好铁路、公路、机场、水运建设与管理,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运输能力和整体效益。
四是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政策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增强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收节支、繁荣经济、改善民生、发展事业。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打破城乡二元、行政分割、行业壁垒的体制机制,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垦区、林区、油区、矿区与地方深度合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多元化贸易新格局,巩固俄、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东盟、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积极构建绥满沿边开放带,加快陆海铁海联运通道建设,以中俄旅游年为契机,着力打造对俄合作的桥头堡、枢纽站。积极推进境内外进出口加工园区建设,重点扶持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外向型产业项目,不断提高进出口资源和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使龙江成为创新创造的福地、投资兴业的热土!
五是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促进龙江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弘扬龙江优秀精神,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挖掘抗联文化、创业文化等龙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坚持以大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与城建、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口岸城市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注重加强文化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六是大力保障改善人民生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龙江人民业有所就、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逐步推进跨区域、跨城乡、跨隶属关系的全省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基本生活均有保障。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以农村、林区、矿区、城市困难群众为重点,加快城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泥草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巩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和老龄等工作。我们要通过大力实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对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七是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国、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科学执政、重在基层、安全至上,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健全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深化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精干高效应急救援队伍,着力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特殊人群救助制度,不断提高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落实互联网管理责任,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加强法制宣传,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依法治省。加强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壮大基层队伍、改善基层条件、强化基层效能,着力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实施安边、兴边、富边战略,保证边境地区和谐安宁。
八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坚持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为牵动,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使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继续推进国有林区、平原半平原和城镇村屯绿化,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大规模发展生态经济林,积极推进碳汇造林、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覆盖城乡的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动重点企业、园区、城镇逐步实现循环发展。全面强化生态保护,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实施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水源地保护和界江国土安全保护,加大耕地和湿地保护力度,加快草原生态功能恢复。推动林区转型发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积极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推进大兴安岭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主要河流、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城镇低空大气污染整治,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生产消费理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要保护好、建设好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造福龙江、无愧子孙!
(责任编辑:尹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