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南昌下沙窝附近租房住的龚良民没有想到,不用找人自己单凭摇号就能分上一套楼层不错的廉租房。他说:“刚开始,我都不知道可以申请廉租住房,是房管所的人叫我补报的,我也没想过会中签。”龚良民的经历令人欣慰,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曾出现开着豪车入住经济适用房的事例。保障房公平分配到底难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阳光分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中。
保障房正加速建设
当前保障房正处于加速建设阶段。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十一五”一共开工了保障性住房1630万套,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1100万套,2011年实际在建1500万套左右,竣工投入使用的不低于300万套。2012年保障房要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上年。
随着保障房大面积竣工,如何更加有序公正分配已提到议事日程。然而,近年来一些保障房分配不公事件屡屡发生,如浙江苍南县850套限价房竟成了当地县乡一些领导干部的“保障房”;陕西山阳县在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者多达100多人;多地还出现提供虚假户口骗购保障房等现象。
专家指出,推进保障房建设,主要目的在于惠民生、促公平,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合理分配才能将好事办好,如果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便车”,就事与愿违,甚至造成新的不公和社会矛盾。
公平分配难在哪里
保障房建设难,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更难。对于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工作负责人冯文俊来说,准确核查居民收入情况是件颇为头疼的事。
他说:“企业开出的收入状况证明易做假,即便可以与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比对,但是由于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单凭收入证明难以反映部分居民的真实收入情况。”
事实上,对家庭收入的认定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结果,现在发达国家对家庭收入认定的准确率也只有85%左右。
而从审核手段上看,城市居民“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居民财产收入日渐多元化、隐蔽化,传统的自律、社区公示、邻里查证咨询等审核方式,有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没有部门信息的真正打通共享,“综合审核”容易走过场。
另外,大量保障房投入使用后,由于保障对象入住以后的情况发生变化,如是不是在外面已经购房、资产和收入是不是提高等,需要政府投入巨额核查成本实现动态监管。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造成分配不公,更大的缺失是在立法层面。”现行的保障房管理规定,对违规分配、违规获得保障房的处罚仅仅是退还或几年内不再享有分配资格,缺乏更严厉的处罚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廖英敏认为,对利用这些漏洞恶意骗保者,我们的管理者应亮出有威慑力的惩处办法,做到零容忍。否则在“低风险、高收益”惯性中,再完善的预防制度也会露出缝隙。
九江3400多户被淘汰
如何公平分配?各地正在探索。建立多部门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联动审核及信息共享机制。如上海近年来探索“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台”,通过建立“电子比对专线”,涵盖社保、税务、公积金等14个部门和单位,把分散的居民经济状况信息进行充分整合、比对。
一些地方对摇号等实行全程电视直播,邀请监察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申请人代表等现场监督,公证人员全程公证等。江西九江推行街道民主评议会,通过公开评议,有3400多户报名后被淘汰。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