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公布数据显示,在最近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大白菜价格上涨近八成。胡萝卜、白萝卜等个别品种蔬菜价格也有不小幅度的上扬。这一现象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白菜贵过了猪肉价!
随着气温升高,本是蔬菜大量上市季节,而菜价缘何如此波动?个别蔬菜品种价格上扬是不是意味着蔬菜整体价格即将迎来新高?
记者经多方调查得知,目前受到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的影响,菜价暂时性波动实属正常。目前,蔬菜整体价格仍呈下降趋势。但个别品种面临着暖棚菜已经售罄,露天菜还未大规模上市的问题,价格上浮幅度较大。待露天菜大规模上市后,菜价必会回落。因此,广大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忧。
遭遇断茬部分菜价同比上涨
5月7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区,30岁的蔬菜经纪人宋思龙在售卖大白菜。他每天从大兴区礼贤镇收购大白菜,一天能卖5000斤。“去年白菜价格较低,一斤才0.2元至0.3元,导致很多菜农今年放弃种白菜,价格就整体高些。白菜一周前是1元,目前卖0.8元。”宋思龙告诉记者,现在暖棚菜早已卖完,冷棚菜也卖了不少,露天菜还没大规模下来,白菜在“五一”期间价格达到最高,接近1.2元。
来自河北固安的李娜,在新发地从事蔬菜批发已有10年。她告诉记者,从固安购入大白菜价格比北京本地要便宜0.1元,但是考虑到运输费和人工成本,总成本大致与北京本地持平。她说,再过10天,等露天菜大规模上市,白菜价钱肯定会明显下降,别的蔬菜也是一样的情况。
据了解,就大白菜而言,前年毛菜最高卖到每斤1.6元,去年价格维持在每斤0.2元至0.3元,今年净菜价格每斤0.8元至1元。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说,“如今,白菜、黄瓜等大宗蔬菜是各主产地分别集中上市,不同产地上市时间不一样,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茬现象,但一般持续时间很短。今年由于后续产地衔接不好,造成大白菜供应的断茬现象比较明显。目前山东产地的白菜已经卖完,而河北等地的白菜还没跟上,使得大白菜价格回落较慢。”他说,由于去年白菜价格过低,导致菜农调整种植面积,今年大白菜总体价格会高于去年同期。
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数据显示,3月下旬开始,全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多种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这4种蔬菜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96.6%、75.7%、49.2%、26.7%。
仅看批发菜价整体环比下降
多位蔬菜经纪人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蔬菜价格在下降。西葫芦一周前每斤1.3元到1.5元,如今仅为0.8元至0.9元。黄瓜价格为1.6元一斤,而一个月前为2.2元。记者注意到,一度价格达4.8元一根的“向钱葱”,如今价格已经正常,每斤单价维持在0.6元至0.8元左右。
见到尚振元时,他正在新发地市场买水萝卜。身为北京一家私营企业内部食堂的采购员,他告诉记者,公司最近两个月买菜的开销基本固定,一个月以来,菜价总体在下降,平均每斤菜低了0.4元至0.5元钱,“如今蔬菜的选择多了,我们食堂很少买大白菜。只要不是多数蔬菜大幅上涨,百姓自然会根据价格来选择买哪种合适,正常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
“目前新发地市场菜价从加权平均来看,价格维持不变甚至略有上升。但从多数品种的实际价格来看,已经出现下降态势。”刘通告诉记者,看菜价不能只看加权平均值,因为不同品种的新菜轮番上市,新菜价格起点就高,造成加权平均价不断上涨,新菜上市后,价格虽然在缓慢下降,但在加权平均价上反映并不明显。
据农业部监测,今年第17周(4月23日—4月29日)全国蔬菜价格环比略有下跌。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每公斤为3.65元,环比下跌0.5%。其中,蒜薹价格跌10%以上;冬瓜、青椒、大葱、生菜和南瓜价格明显下跌;黄瓜、韭菜、豆角、圆白菜、莴笋、西葫芦和大蒜价格有所下跌,其余品种价格上涨。28种蔬菜交易量为45.88万吨,环比减少5.3%。
不过,新发地等批发市场的价格并不是百姓实际买菜的价钱,对于绝大多数居民而言,买菜是在社区菜市场或超市。经纪人田道喜说,新发地市场都是批发,老百姓由于购买的量少,即使来买也很少能按批发价购入。而到了社区菜市场一般会有大幅度的加价,具体加价幅度与社区周边竞争情况以及租金、人工成本有很大关系。
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道的千百家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大葱仍然卖到2.5元一斤。新发地批发0.8元一斤的白菜这里卖1.5元,进价1.6元一斤的黄瓜价格也要3元左右。走进距离菜市场几百米的一家超市,大葱价格为每斤3元。
产销对接读懂涨跌背后信息
农业部专家认为,目前部分蔬菜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天气影响。部分地区今年春天气温持续偏低,延缓了露地蔬菜生长期,促使蔬菜价格在高位运行。二是个别品种生产波动。如前段时间,大葱价格暴涨,主要是由于之前价格过低,农民不愿意种,导致大幅减产,市场供应减少。三是生产成本增加。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和化肥、农膜等农资价格上升,柴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菜价。四是中间环节过多。目前,绝大多数蔬菜要通过“产地—蔬菜经纪人—批发市场—终端市场”的方式走上市民餐桌,层层加价不可避免。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入夏后蔬菜价格将进一步回落。”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历年波动规律看,每年年初蔬菜价格都处于较高价位,随着气温回升和夏秋蔬菜集中上市,价格会明显回落。今年虽然价格回落期滞后,但受价格利好刺激,蔬菜面积稳步增加,后期露地菜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如果不出现严重的气象灾害,后期菜价总体不会出现暴涨。
业内专家指出,多措并举方可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市场信息不充分导致农民种植的盲目性是推动菜价涨跌的一大原因。刘通说,价格逐年波动的背后是菜农种植面积和结构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滞后的,要减少不合理波动,需搭建全国性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产销对接。
在供求关系影响下,蔬菜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持续过高或过低则对农民、经纪人和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菜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消费,一头连着成千上万的菜贩生计。只有把“最后一公里”的成本真正降下来,“绿色通道”才能从田间直通餐桌。专家建议,要减少终端菜市场零售成本,补足老旧菜市场升级改造资金,控制摊位租金,取消市场不合理收费。(记者乔金亮)
(责任编辑: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