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格改革稳中求进
资源价格改革要稳步构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避免沦为变相涨价
5月10日零时,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年内首次降价,但预计会伴随调价出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未同时推出。
此前,主管资源价格改革的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上半年将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并在年内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
此番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显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刻不容缓。在调研采访中,专家学者们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推进这一改革无疑是一个契机,不过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从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出发,兼顾改革波及到的行业及企业承受力,稳步推进。同时,应打破垄断,建立调价透明机制。
改革契机出现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涉及电、成品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多个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部署,今年上半年将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年内将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用2~3年的时间使全国天然气定价符合新的定价机制。
阶梯电价拟分为三档,第一档覆盖80%的居民家庭,电价保持稳定;第二档、第三档电价呈阶梯状地提高。发改委公布的阶梯电价方案征求意见稿对阶梯电价改革作了总部署。记者了解到,具体实施方案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过程中,不少省市发布消息表示将在近期举行价格听证会。“我们已经启动报名程序,将在5月中旬召开听证会,届时会听取消费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的意见,最终确定阶梯电价。”湖南省物价局负责人介绍。
对于改革的“迫切”,湖南省经信委负责人说,近年来各地频现的“电荒”现象,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的最明显例证。“以往是季节性缺电,现在是常态化电力紧缺。”
以电力供应最为紧缺的中部省份湖南为例,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40%,煤、电、油、气等能源供应都比较紧张,尤其是电力紧张的问题在未来几年内将非常突出。统计显示,去年湖南省人均发电量1628度,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6.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电煤用量将以每年700万~800万吨的速度增加,增量煤炭又必须从外省调入,不仅煤炭供应压力巨大,由火电带来的环境治理压力也很大。
在能源供应十分紧缺的背景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业界早已形成共识。由于时机不成熟,致使这一改革迟迟难以推进。不过,多位专家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当前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一次契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今年是较好的时机,从前4个月的情况看,CPI涨幅得到有效遏制,这为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契机。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有了明显缓解的信号。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处于低位,表现在电力需求上,之前电力供应紧张、煤电矛盾激化的情况目前得到缓解,这些因素都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有利条件。
以最受关注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来看,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国际油价开始在下行通道时,推出新定价机制,老百姓接受程度会更好些。在他看来,新的定价机制应采取缩短调价周期、增加调价频率的办法,可以尽量减少时间差导致的投机行为。
天然气价格改革也应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随着天然气使用更加普及,天然气也将会变成生活必需品。因此,天然气在更大面积推广使用之前,应汲取电价等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及时总结广东、广西的试行经验,尽早推进改革。
此前,有关部门在广东、广西试点天然气价格改革,根据方案,天然气定价以上海的燃料油和LPG(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作为参考,再加上管道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综合制定。
宜尽量减少震荡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尤其是能源产品价格并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改革后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上涨,因此必须防范给民生需求带来的冲击,尽量减少社会震荡。王震认为,客观上,改革起初会出现局部的价格上涨,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调整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从近期来看,“价格听证会”密集举行,一些地方水价、气价相继进行了调整,社会舆论十分关注。2月1日起长沙居民用水价格从每吨1.88元上调至2.58元;2月29日广州听证会讨论的两套水价听证方案,居民用水价格每吨分别比原标准高出0.7元和0.6元。经过听证会讨论,自4月25日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将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由现行的每立方米1.95元调至2.40元。
北京西城区康乐里小区居民刘女士表示,她一个三口之家,目前每个月差不多用150度电,夏天经常使用空调,每个月还得多用100多度电。“虽然现在家电节能标准高了,但普通家庭的电器越来越多,用电量要比以前大很多。”她担忧地说。
记者走访一些车主了解到,当前油价已达到每升8元左右,普遍感到压力大。家住上海闵行区的居民沈小力告诉记者,他每月油费花销在1500元左右,月收入5000元,油费支出占其收入的30%左右。如果油价继续上涨,他会考虑选择开车与公交并用的方式出行。包括沈小力在内,目前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市郊买房,上下班路途远,小区周边公交少,所以普遍以车为代步工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目前油费已占物流行业运输费用成本接近50%,这方面的支出仅靠内部消化难以实现。
上海航运专家吴明华告诉记者,油价波动对船舶业影响较大,船运公司油价占企业营运成本从金融危机之前的20%~25%,已提高到目前的35%左右。当前航运业处于低迷状态,油价上调易引起震荡。
构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建议,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关系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可承受能力,需要稳步推进:
一是切实考虑民生需求,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北京、长沙等地部分市民,他们纷纷反映,油价上涨之后养车的费用确实涨了不少,但是公共交通滞后,不开私家车出行很不方便。他们建议,政府要增加对公交系统的投入,改善服务,方便出行,在城郊结合部开辟大型停车场,降低费用鼓励市民停车,选择换乘地铁或公交进城上下班。增加公交供应,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在市郊地铁与公交集中的中转地区,开设大站车。增加公共自行车和短驳车,解决居住社区到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道路上开辟公交专用道,以便大容量公交车快速行驶。
二是完善相关行业的补贴措施。完善对公共交通、农业等领域的补贴措施,对部分行业企业实施税赋优惠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贺登才建议,比如对物流企业内部仓库装卸车,可以减免燃油税,因为这部分车并没有上路。北京怀柔区桥梓镇一位村民对记者说,目前在农村大多采用专业服务队进行耕地,按亩计价,因此,对农业方面用油的补贴,也应采取按照农作物种植面积来补贴,这样才能真正补贴到农业生产中。否则,即便是农用机也会去跑运输、干私活。这方面的油耗不应享受国家补贴。
三是改革要有配套措施,防止“孤军突进”。比如,在给予出租车行业一定补贴的同时,更要理顺出租车价格和管理机制,否则补贴再多,也只是“养肥”了出租车管理公司。周大地表示,对于出租车行业,关键要实施票价与油价联动机制,并加强管理,降低反映强烈的“份子钱”。对运输行业来说,专家认为,实际上过路费给行业的压力更大,在考虑油价的同时,也应适当降低过路费。
四是打破垄断,重点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专家认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对现有价格进行调整,而是要触及价格形成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定价。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能源价格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让能源定价市场化。他以中美能源价格比较分析说,美国有些能源产品价格之所以比我国价格低,就是充分市场竞争的结果。我国的能源改革如果改革到位,市场化将会带来效益提高和成本下降。
五是制定调价透明机制,避免改革沦为变相涨价。阶梯电价的消息公布后,一些网民十分关注增收的电费到底要用到哪里,是不是补贴电厂。一些专家指出,资源性产品调价,目的是优化资源消耗结构,抑制浪费,但绝不是为个别行业甚至企业来牟利,目前国内个别能源企业一边哭穷要求涨价、一边坐收巨额利润,公众难以接受。向公众明明白白地晒出涨价的合理性,是资源性产品改革的必然路径,只有制定调价的透明机制,才能避免将“改革”等同于“涨价”。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