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数千万大桥竣工前坍塌,谁之过?

2012年06月21日 08:26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6月18日,即将竣工通车的抚顺月牙岛西跨河大桥发生不明原因坍塌。记者从辽宁省招标投标监管网上了解到,,抚顺月牙岛东西两座跨河桥工程计划投资额高达5800万元,东、西两座桥各为2900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

    又是一座短命的大桥,耗资数千万的巨额工程,未造福公众一天,在竣工前竟早早的夭折了,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类似的“短命大桥”、“夺命大桥”,频频曝光于媒体,戳痛着公众的神经。2007年湖南堤溪沱江大桥突然垮塌,2009年湖南株洲市红旗路高架桥坍塌,2012年,湖南娄底在建大桥坍塌……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间,我国共有30余座大桥垮塌,寿命均不到30年。频发的桥梁坍塌事故,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也造成了公共财产的巨大损失。

    “短命桥”和“索命桥”的背后击中的是工程建筑行业由来已久的弊端。目前我国的建桥模式是,政府确定要在某地建桥后,成立一家机构主持建设,机构再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找设计单位和施工、监理等单位。期间招标的过程不公开透明,很容易产生权利寻租的空间。而层层转包之后,项目最终落到专业不精的包工头中,由于利润很低,依靠偷工减料获取利润便不可避免。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为短命工程的出现埋下了祸根。自1988年起,我国工程监理制度虽已实施20多年,但却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些监理职权仍由各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行使。而监理单位虽然作为“被委托方”,但属于企业,没有执法权,很难有实际的发言权。加之,监理行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高,很容易和中标者、施工单位之间形成共谋的利益关系。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监理单位很难做到真正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而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不作为,也成为大桥质量的短板。

    养护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加速“桥脆脆”坍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桥梁养护维修认识不足,加上建设规模大,资金紧,我国的桥梁养护“不够科学不够严谨不够有序”,大都是沿用旧的常规管理,而不作风险评估,对桥梁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反应比较滞后。

    此外,“短命大桥”出现之后,相关责任的问责也不到位。大桥出现工程问题之后,往往是处罚几个承建的责任人,但对政府的监管失职却很少触及。更有些短命大桥,出现问题之后,包工头和承建方消失,最后不了了之。惩罚力度不到位,便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回到辽宁抚顺月牙岛西跨河大桥坍塌事故上,作为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未投入使用即坍塌,当地有关方面应当立即介入调查,一旦发现偷工减料和腐败行为应当严惩,对相关部门监管的失职也当追责,如此才能真正对纳税人有个交代。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